刊物属性
  • 刊物名称:校园英语
  • 国内刊号:CN 13-1298/G4
  • 国际刊号:ISSN 1009-6426
  • 邮发代号: 18-116
  • 数据库收录:中国知网
  • 投稿邮箱:
      bianji@xiaoyuanyingyu.com
  • 作者:刘姣姣 杨栩 字数:2608 点击:

    摘 要:化工原理实验课的考核有别于理论课的考核,侧重考察学生的实验技能、实验中的态度与表现、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核改革后决定从总体考核、现场操作把控能力考核和报告考核3个方面着手,细化每项考核内容和分数,将化工原理实验平时操作与学科最终分数有机结合,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对实验的热情程度。根据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及结果按照考核标准来量化打分,这样有利于学生的自主思考独立操作,真正培养用化工原理的工程观点去完成对化工原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消化,培养学生积极面对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我们课程对学生的最终要求。考核方法的改革推动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和责任心。

    关键词:考核改革;总体考核;报告考核;操作把控能力考核

    化工原理实验课的考核有别于理论课的考核,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实验考核侧重考察学生的实验技能、实验中的态度与表现、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辽阳职业技术学院精化实训基地建设以来,实验设备开始齐全、教学场地大大增加,模拟实训国家大赛竞赛等教学硬件条件大为改善。学生可以进行分批分次试验,做到2人一组,每人都能操作实验装置,着实能加强学生的独立动手实践能力,减少彼此的依赖性。同时,由于每套实验装置都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做实验有条不紊,实验管理变得容易,因而可以根据学生的真实动手表现给予考核,这样最后的实验成绩公开公正,避免和解决了历届学生考核过程中的依赖马虎等不良现象。学生在做实验之前,为避免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会先详细了解实验的目的、原理及操作要领,结束了写预习报告完全是为了应付检查的的历史。实验操作结束后,由于数据都是自己操作得到的,每人都不同,计算结果及最后的图形都会有差异,因此学生的实验报告开始形象生动,,自己的结果自己负责,因此,不会出现全班一个或者两个版本的坏现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责任感。

    为此,化工原理实验老师就课程考核进行了思考和探讨,决定对学科期末考核方法进行改革。以往的实验分数给的很模糊,改革后决定从总体考核、现场操作把控能力考核和报告考核3个方面着手,细化每项考核内容和分数,将化工原理实验平时操作与学科最终分数有机结合,实验前将实验所需要理论知识、过程操作步骤、实验结果及最终的实验报告所占考核的分数明确告知学生,要求每个学生轮流作为主操作员另一个学生辅助完成实验。根据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及结果按照考核标准来量化打分,这样有利于学生的自主思考独立操作,真正培养用化工原理的工程观点去完成对化工原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消化,培养学生积极面对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我们课程对学生的最终要求。

    1 总体考核

    总体考核是本课程实验考核的总把握,是培养学生总体工程观点、团队协作精神、动手能力和科学研究素养的一个重要环节[2]。该环节的考核严格按照实验前发给学生的考核指标来考核量化。考核指标包括:与实验相关的理论知识的把握与活学活用,教师随时提问,学生需要马上回答;实验前对实验目的和内容及操作步骤注意点的预习思考;实验过程中的独立操作能力和思考能力;实验结果的记录等。总体考核占总成绩30%。为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还需要互相协作,这也是考核的一部分。另外,实验开始前如果学生没有交实验预习报告或者报告互相抄袭都会在量化考核中扣分,努力做到给出的分数对得起学生的表现。

    2 现场操作把控能力考核

    所有实验结束后,期末考试前一周作为实验考核周。一周之内学生课余时间可以到化工原理实训基地对每一个单元流程进行熟悉操作,进一步巩固培养学生的工程理念,能更加牢固的掌握技能操作要领,同时教师与学生保持随时联系交流答疑。最后由学生自己找时间申请考核,考核内容抽签决定,范围为包括流体的输送能量损失、恒压过滤、气气列管换热、蒸发、精馏操作塔、填料吸收装置、固体干燥等七个单元操作。此部分成绩占总成绩的40%。由于工业班人数比较少,只有13名同学,因此每人都要抽取1-2个实验操作单元,自己操作完成,若需要同学协助,则自己也要相应去协助另外一名同学进行操作。操作结束后,完成相应单元操作相关的理论知识问答。形式是老师随机问,学生口头答。

    3 报告考核

    学生做完实验后,要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相关的文字总结材料。因此实验报告总结和系统概括了学生对整体实验过程的把握和相关理论计算的掌握,直接体现了学生实验最终结果的好坏成功与否,因此报告考核是实验成绩不可缺的一环。学生写实验报告时也是对本实验的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实验步骤实验操作要领等做重新的回顾思考,数据处理考察学生的工程计算能力,结果分析讨论及思考题让学生完成实验后重新对实验进行反思回顾,也增强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报告考核占总成绩的30%。

    实验考核方法的改革与创新,不仅要求学生开始从实验预习到最终实验报告的形成都要严谨认真,任何一环的缺失都会影响最终的成绩,同时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对实验的热情程度。实践证明,考核改革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远远高于改革前,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实验中的责任心也大大提高。考核方法的改革推动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和责任感。

    4 结束语

    考核方法量化改革,教师给分数严格按照标准来,一改以前完全靠实验报告给分数的笼统。对教师而言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对学生而言成绩更加客观。严谨认真做实验就可以取得好的实验成绩也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实验热情。考核过程中,有问有答,与学生交流多也会增进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并积极思考提问、争取与老师多交流、多提教学改革建议的热情,有的学生还会乐于请教实验以外的问题。教师能够从与学生的接触中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同时教师也会从与学生的交流中受到某些启发,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 徐洪军等.提高化工原理实验教学质量的探索与实践[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2,29(6):79-81.

    [2] 陈丹云等.化工原理实验考核方法的改革与实践[J].河北化工,2010(3):76-77.

    作者简介

    刘姣姣(1983-),女,汉族,山东淄博人,硕士学历,讲师职称。主要研究方向:化工高分子材料。

    杨栩(1970-),男,回族,辽宁辽阳人,本科学历,讲师职称。主要研究方向:有机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