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物属性
  • 刊物名称:校园英语
  • 国内刊号:CN 13-1298/G4
  • 国际刊号:ISSN 1009-6426
  • 邮发代号: 18-116
  • 数据库收录:中国知网
  • 投稿邮箱:
      bianji@xiaoyuanyingyu.com
  • 作者:王琳 字数:2917 点击:

    摘 要:杜威德育观贯穿对二元论尖锐而深刻的批评:他反对义务与兴趣的完全对立;批评将知识、经验和品德割裂;主张过程与目的的统一;他认为民主社会人们经验的广泛交流是有效教育的前提。这些理论对我们思索如何改变学校德育内容空洞、德育环境孤立、德育途径单一、德育目标急功近利等当代中国学校德育实践的一些问题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杜威;中国;学校德育

    《民主主义与教育》从民主主义理想来评断教育理论问题,深刻剖析了20世纪美国教育的弊端。该书虽然完成于八十多年前的美国,但对今天中国的教育仍有极大的借鉴意义。德育问题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虽然只有一章以道德观为标题,但杜威认为“一切能发展有效的参与社会生活能力的教育都是道德教育”[1]。

    1 杜威道德教育思想的几对关键范畴

    1.1 兴趣与义务

    按照兴趣行动和按照义务行动是有关道德的讨论中最经常发生的一种对立。人们常常无条件假设兴趣和义务之间总存在一个无法逾越的鸿沟。因此,一方面有人主张道德实施的条件是个人的利益和兴趣,这一种人常常对德育抱有一种无效感。另一方面人们又认为符合道德行为必然要克服自身兴趣与愿望,于是在德育过程中总将他人和社会与个人相对立,提出的道德准则越完备越让人觉得高不可攀,从而导致德育事实上的低效和无效。

    杜威的道德哲学将二者理想地结合在一起:杜威认为兴趣是个人在自己现有能力基础上,参与活动,增加经验,并取得圆满结果的过程中所体会到的一种自我满足的内心体验。他认为自我并不是某种现成不变的东西,而是通过行动的选择逐步实现的,个人常常在满足自我兴趣的同时自觉克服暂时的困难与挫折。而道德在杜威这里就是个人有效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因此一切道德的培养必然有利于儿童的未来生活。儿童的道德实践也必然会在将来的生活中得到补偿——即获得生活的智慧与能力,从而增加个人的到的兴趣。因此,兴趣不能简单理解为个人利益,而义务也不能等同于自我牺牲,在我们躬行义务,实践道德的同时,我们也获得了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1.2 经验与知识

    “经验”是杜威教育哲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兼含主动和被动两层含义,指人们主动活动并承受活动结果,经验所揭示的是知识及实践行为的有机统一。杜威认为那种将学校学习和社会生活经验完全隔离的做法不可取,它要求学校生活不能与社会生活脱节,学校德育方法应该强调组织儿童直接参加社会生活,让儿童在社会生活中收到应有的道德训练。“道德教育集中把学校作为一种社会生活方式这一概念之上,最好的和最深刻的道德训练恰恰是人们在工作和思想的统一中跟别人发生适当的关系而得来的。”[2]杜威主张:学校本身必须是一种社会生活,具有社会生活的全部含义。学校学习应与校外学习连接起来。有了社会坏静,学习既是一种需要也是一种报酬。“教育不仅是这种生活的手段,教育就是这种生活”。[3]

    1.3 知识和品德

    对知识和品德的关系问题,杜威首先批评了将学习和活动分离的两种错误理论:第一种将行为看作与知识无关,认为良心与意识根本不同。这种理论下的学校德育因为与只是传授完全对立,因此是没有希望的,道德教育只是一种“关于道德”的教学,而并不激励学生的同情与关注。另一种理论主张知识就是德行,不区分从生活中得来的真知灼见和书本上的符号系统,认为知善便能行善。其结果仍是以知识传授代替道德培养,个人主动性得不到发展,个人行动能力也得不到智慧的指导。杜威的道德论既批评将内心的理想和纯粹的动机视为道德的本质,也不赞成功利主义地将行为的结果视为道德的唯一标准,同时他也反对学校教育将这两重标准僵硬地柔和在一起。

    1.4 民主主义与教育

    杜威认为民主有两个特征:一是社会群体内部共同的利益带来自由的经验交流,二是社会群体之间自由的相互影响而引起更广泛的社会习惯的重新调整。民主这两个特征决定它是教育必不可少的前提,因为只有经验的自由交流、教育才有可能有效实现。因此多元主义就成为道德教育必不可少的资源、手段和条件。杜威坚信教育对社会的改造功能,而这种改造功能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自由选择权利为前提,多元价值下的不同选择给予道德主体个性发展的机会,而个性的发展正式社会步步向前的动力。

    2 我国学校德育的缺陷及杜威德育观给我们的启示

    2.1 德育应将道德准则内化为个人主体的需求

    传统的学校德育一方面忽略主体道德判断能力的培养。智慧和德性不是交相辉映而是顾此失彼,公私、义利更似乎水火不容势不两立;另一面又忽略道德生命和情感的基础,忽视对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与引导。例如:每年的3月,各校都会开展丰富多彩的学雷锋活动,活动以后老师和领导都会总结全校师生义务打扫了多少条街道,帮助多少孤寡老人和下岗工人......然后胜利鸣金收兵。

    如果学校德育能多引导学生认识个人成就幸福和社会发展并行不悖的一面,把德育看作一种奖赏,能够使个人从有利于集体的行为中赢得他人的接纳和社会的认可,得到荣誉与尊重,这从长远来说是与个人发展相协调的。 “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要引导受教育者正确感受到道德是人的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履行道德的责任和义务是一种生命的快乐。张扬善念,是追求人涩会难过的幸福。”[5]

    2.2 德育与社会生活相融合

    教育与生活结合一直为杜威所强调,教育者应努力使学生在参与生活的同时塑造性格和行为习惯,注重将德育内容贯穿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教学活动和学校生活的培养学生合作和共同参与的社会精神。更多重视社会生活中道德意义,帮助学生解决实际生活需要面对的道德问题,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理智活动或实践活动获得道德的成熟。积极创造有利的社会环境,让学校成为学生参加社会生活的练兵场,让社会变成学生学习丰富知识的大舞台。使学生积累生活的经验,增长实践的智慧,提高应对未来生活的能力。

    2.3 营造民主平等的教学环境,培养勇于创新的道德发展主体

    我国传统学校德育往往以训练代替指导,用传授代替选择。他们制定与灌输道德规则,然后要求学生照做,不管学生情感上是否认可,也不考虑学生自己的选择判断如何。这样培养的许多学生在讲演和考试中大道理说得头头是道,,理论水平不可谓不高,思想认识不可谓不深,但在实际生活中却没有自觉的道德行为能力和道德实践智慧,结果常常出现鲁莽行事,好心干坏事的情况,人们称他们为“书呆子”。有时我们为了管理的方便和秩序的统一,又简单粗暴要求学生整齐划一,如果要求学生上课不要随便讲话,一方面儿童爱动爱思考的天性受到粗暴压抑,另一方面因为没人教会他们尊重他人的道理,使他们自觉形成动机,判断和指导今后的行为,长期的机械训练毫无作用,成年以后他们还是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缺乏社会公德和职业素质。

    参考文献

    [1]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337

    [2]赵祥麟,王承绪.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5

    [3]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376

    [4]戚万学.冲突与整合——西方道德教育理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