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物属性
  • 刊物名称:校园英语
  • 国内刊号:CN 13-1298/G4
  • 国际刊号:ISSN 1009-6426
  • 邮发代号: 18-116
  • 数据库收录:中国知网
  • 投稿邮箱:
      bianji@xiaoyuanyingyu.com
  • 作者:谢海荣 字数:2547 点击:

    摘 要:网络时代的到来对初中汉语教育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传统教学理念在网络全媒体的冲击下摇摇欲坠。教师应当对网络环境所带来的影响有明确的了解和深入的认识,并针对当下实际适当调整教学方法。

    关键词:网络;全媒体;WEB2.0;初中;汉语

    我国已经进入新的网络时代,不同于以往,WEB2.0带来了开放的平台和活跃的用户,以及以兴趣为聚合点的社群,初中学生正是新时代的网民主要群体之一。加之全媒体的影响,网络对学生的影响可谓无孔不入。在如此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学生接受新鲜知识的渠道大大拓宽,教育也受到了巨大的影响。本文试图探究初中汉语文教学在网络环境冲击下如何改变并发展,以适应学生的需求。

    1 网络环境的全面覆盖为汉语文教育提出新的挑战

    传统的教育理念重视的是知识的工具性。这种教育理念侧重于教育的外在价值,单一的强调能力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本身的价值和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在这种教育理念下培养出的学生,毫无个性、整齐划一,就像是工业化大生产的机械产物。这种忽视人本性的教育理念在早些年就已经受到批判,而网络时代的到来更是成为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网络为学生提供的不只是娱乐和休闲,同时也是潜移默化的汉语文教育,学生的自主化学习在网络平台中得以实现,更加反衬出课堂教学的生硬无味。当下的教师主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教学,这就从根本上丧失了独立思维。从课程设计者到学生之间,教师充当了“传声筒”的无聊角色,远非“传道授业解惑”。笔者认为,与其专注于“怎么教”,不如专注于“教什么”,这样是真正的以学生为主体,实现针对性、人性化的教学。从教师这一环开始对教学内容进行甄选,从教师自身开始实践独立思维和独立人格,才是实现合理高效教学手段的第一步。

    WEB2.0时代的突出特点就是近乎无限的共享资源和传受双方的高度交互性,这在思想和实践两方面都对传统教育理念产生了极大的冲击。这种冲击首先表现为初中汉语文教师的权威地位被网络所动摇,课本的内容无论是在实用性还是在趣味性上都不如网络信息,丰富程度更是无法相提并论。就课堂教学内容来说,教材内容在网络中有更多版本的深度解读,百家之言肯定胜于教师的一家之言。而对已经有一定汉语文素养的初中学生来说,汉语文学习已经不再依赖教师,重心逐渐转向网络媒体和移动媒体、社交媒体。在这种形势下,教师必须思考一些问题:教学内容应当如何选择、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应当如何处理、如何平衡课堂教学与学生的自主学习等等。综上所述,传统的教学理念必须被摒弃,以教师主导课堂,学生被动接受信息的模式已然成为昨日黄花。

    网络环境下的韩语文教学应当对教和学两种理念进行重新思考,要把教学核心从传递知识转移到构建知识系统上来。课本内容缺少趣味性,但经典始终是经典,规范化的教学资源必须加以妥善利用;网络资源丰富,但泥沙俱下的信息一旦被学生全盘接受,必然产生不良影响。所以课堂知识的人性化传授与网络资源的合理配置是新时代汉语文教学的重点。教师要引导学生的学习过程,要尊重学生在网络环境中对教材和课外阅读的多重解读以及个性化认识,改变传统的传受关系,基于网络环境形成师生教学相长的和谐关系。只有这样,教育的核心目标即学习能力的培养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

    2 网络环境下的汉语文教育首推的是对人性的尊重

    如上文所述,传统教育思想旨在强调知识的工具作用,对学生本身的塑造常常被忽视,而这被忽视的正是教育的根本:对人才本身的塑造。有人将学校形容成一个工厂,教师机械的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就好像将工厂将具有无限可塑性的钢铁全部打造成相同规格的螺丝或者螺母。学生是人,是独特的,具有个性和不确定未来的、正在发展当中的人。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到了初中语文教育的核心,是对“人”的教育,这种思想在现如今的网络环境下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和实践。网络带来的开放性使得学生不再被动的接受信息,而是在面对浩如烟海的庞杂信息的同事对其进行筛选、接受、理解并最终构成知识体系。教科书对语文教育来说并不是全部,日常的语言交流、影音视频的收听和观看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网络中的信息一部分由媒体推送到受众(学生)手中,更多的则是学生积极参与而主动获得的。在网络环境下的汉语文学习给予了学生前所未有的主体地位,又有传统课堂无法比拟的庞大资源。这种环境将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培养文学爱好,提升自我修养,使学生具有独特的个性和丰富的想象力。

    3 开放的网络环境对思维锻炼大有裨益

    新闻是阅读训练、影音是对话与听力训练、自媒体和社交媒体是写作训练……在网络环境下的所有交互体验几乎都属于对汉语文能力的一种锻炼。在网络媒体以汉语为主的今天,,想要在开放的网络中有良好的交流能力,就必须不断学习和培养汉语文素养,而汉语文素养的提升,又为学生进一步的使用网络学习提供了基础,这是一种良性循环。自发性的训练会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而将这种能力将运用于随后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中。学生在网络阅读和网络交际的同时,自主性得到了体现,自尊需要得到了满足,也同时满足了情感需求、知识需求、审美需求等等。

    更重要的是网络文本的无限扩展性为学生提供了传统课堂无法提供的比较式学习。传统语文教学将视线集中在书本上,学习方式是线性的,即便保证了学习质量,也不能以开放的视野观察整个学习过程,更勿论提找到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了。网络阅读得益于超链接的存在,使得学生可以随意浏览类似或相关文本,这种从线性到面性的资源使得学生可以将类似的文本加以比较阅读或扩展阅读,这就使得文本的深度和广度有了极大的提升,对学生的益处也将不言而喻。同时,网络阅读的迅捷和便利是其他手段无法比拟的,在这种便捷而巨大的资源面前,信息的对比、碰撞是无时无刻不再进行的。刚刚阅读的理论就会在接下来的阅读中受到挑战,这就是学生思考问题的开始。这种思维的锻炼也可以在传统文本阅读中得到,但次数和程度无法与网络阅读比肩。另一方面,学生与媒体的交互、学生之间的交互使得合作式、交流式、研究式的汉语文学习成为可能。学生在保持独立思考的同时依托网络技术完成对阅读的交流和互相评价,是不是有了一丝“学术交流”的意味呢?只要利用得当,网络环境将为汉语文教学打开一扇新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