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毕乌日汉 字数:2881 点击:

摘 要:初中是整个中学学习的初级阶段,这是学生由少年向青年发展的时期,有着与小学、高中不同的特点,他们独立追求与感受的个性日益突出,活泼、想学但基础薄弱,还很幼稚;对生活、社会、客观世界充满新鲜和好奇,但认识不足。表现在作文中,往往是不会选题、不会集材、不会谋篇、不会措词,其问题的结症是我们几十年来一成不变的传统教育形式,墨守成规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习惯于老师给他们命题、提示,甚至提供题 材;这种照葫芦画瓢的结果是:一种形式、一个材料换个题目学生从小学带进了初中,或许还要带到高中和更高级的学校。本文就初中汉语作文教学谈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汉语作文;仿写;阅读;评价

1 加强仿写指导

1.仿写课文句子鲁迅的文章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精品,是各个版本语文教材重要的教学范文,但因为其作品时代与当代生活相差较远,学生接受起来就比较困难。但鲁迅文章本身就有一。种独特的魅力,特别是在语言表达方面有一种他人无法企及的高度。在教授《纪念刘和珍君》一文时,我让学生仿写其中精彩片断:“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有学生仿写道:“成绩,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批评,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我的成绩之所以不理想的缘由了。懒惰呵,懒惰呵!不在懒惰中爆发,就在懒惰中灭亡。”他的仿写不仅让这个片断重新焕发出无穷的生命力,而且还写出了当代中学生的心声。

2.改写课文。改写课文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其写作能力。改写的方式多种多样,如:改写课文里的人物或事件;改写成不同的文体;改写课文中的精彩片断。改写课文,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精彩语言和优美片断,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学素养。在教学中,学生主动性发挥最好的是改编课本剧。课本剧的改编,既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是戏剧创作的一种初步尝试,更是语言运用的一次最好练习。课本剧以其活泼的语言形式和适于舞台表演的优势,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喜爱。

3.根据课文进行创作。课文是学生最好的写作素材,也是学生进行创作和交流的最好蓝本。根据课文进行续写,也是对学生写作创新能力最好的锻炼。文句仿写以其新颖活泼的形式和全面提高语文能力的重大作用,对于学习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应将此渗透在日常的教学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加强课外阅读

1.课外阅读可以增加中学生写作素材和增强写作技巧。学生写作首先有素材,素材从何而来,一方面来自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及在特定的活动中所获得的材料,可是现如今的农村中学生生活阅历浅,见识少,知识匮乏仅有的写作素材确实有限。有了一定的写作素材以后还得对所选用的材料进行艺术加工,处理,精心组织安排,这一系列程序如果非常粗糙,简单,随意。那么,再好的素材也难以成文,平平淡淡,如同嚼蜡,毫无新意。而课外阅读恰恰能解决以上问题最有效途径。既能解决材料的问题,又能解决写作技巧。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都是作家对生活的艺术概括真实反映,在他们的文学作品当中浩渺尘世,人生百态,无不包罗万象尽在尺牍之间。学生广泛的阅读可以了解更广阔的世界,深入具体的时代背景,认知当时的社会制度,人情世故,世态风情。经常看报,阅读杂志就能增长知识,开阔眼界。这样,学生在大量的阅读当中就会不断地积累知识,开阔视野,增加社会阅历。写作时就不愁无话可写,无言以对了,必然会下笔千言,一泻千里。

2.课外阅读可以提高学生语言的表达能力和感悟能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一个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表达是否准确,是否完整,是否流畅,通顺,是否合乎逻辑,是否简明扼要,等等。这些能力的培养一方面在语文课堂上,老师进行语法知识的传授,讲解。但是这种说教式的做法却收效甚微,底下的学生多半似懂非懂,不知所云。加之现在语法知识不要求掌握,不再作为考试的对象。因此,老师教得怠慢,学生学得糊涂。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在语言表达上失去一个标准规范。再加上地方方言的影响,会话水平的低下。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差就在所难免了。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科书中,每一册都安排了十几篇讲读课文,这些讲读课文都是学生学习的范文,学生可以从中吸取营养,滋养自己的语言表达,作文写作。但是这远远不够学生的阅读需求,就好像我们人体不仅仅需要蛋白质,葡萄糖,脂肪,还需要维生素,无机盐,矿物质等等。这样,身体才能够健康茁壮生长,发育。因此,大量的课外阅读就会不断丰富他们的写作语言,可以接触到各种不同的语言风格,也可以积累一些名言警句,一些精彩的描写,精辟的论述,内心的抒写。并慢慢在这种浸染中和写作训练过程中,语言表达能力越来越强。写作也不会成为一种负担,而成为一种享受。

3.课外阅读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提升学生作文思想内涵。“人文素养的最典型标志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泛指人文科学体现出的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人文精神追求人生美好的境界、推崇感性和情感,着重想象性和多样化的生活,使一切追求和努力都归结为对人本身的关怀。人文精神概括并包容了科学精神、艺术精神和道德精神。”语文具有双重性特点,即工具性和思想性。语文教学不仅要进行字词句篇,听说读写的训练还要进行思想道德的教育。所谓文以载道也,这个“道”指的是思想道德,意识形态。当然这个“道”具有阶级性,不同的社会有不同思想内容,也体现一个国家的教育方针。一个人呱呱落地是一个自然人,一个愚昧无知的人,他要生存下来,首先应具备人格,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的审美情趣,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需要接受教育成其为社会之人。人类社会发展到现在蕴育着巨大的社会文化。

3 优化评价手段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语文教师是学生作文的唯一阅读者和评价者,教师个人主观性特别强,,而且往往很不及时,不利于学生对自己作文的正确认识。新《课标》指出“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新《课标》还强调“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我们在习作评改教学实践中将师评、自评、互评相结合,使全体学生参与了评价别人、评价自己和被别人评价的活动,使每一位学生既是评价者,又是被评价者。他们在学习活动中始终处于主动的地位。如把自己的作文读给全班同学或组内同学或同桌同学听,请同学打分或评级,并谈谈为什么得分又为什么扣分。在班内举行作文展览,让学生阅读自己的,欣赏他人的等等。并且让学生人人办了自己的文学小报,把自己的作文发在上面,完了以后全班进行交流,实现了更加充分共赏互评的效果。这样,学生通过自我诊断、共赏互评,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学习别人的长处,使写作能力不断进步. 总之,我们的作文教学应该是“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学生一旦掌握了这些知识,就会通过这些知识去辐射自己的感性认识,并能把它们迅速地组织起来,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别致新颖、匠心独运的文章就会脱颖而出,作文教学的预期目的也就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