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余婉芳 字数:4628 点击:

摘 要: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加强中外交流教育与合作,推动来华留学事业持续健康的发展,教育部在《留学中国计划》中明确提出了发展目标:建立与我国国际地位、教育规模和水平相适应的来华留学工作与服务体系。随着中国国际地位及高等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来华留学生的数量逐年猛增,来华留学的形式也呈现多样化。其中,短期交流学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目前国内众高校的短期交流项目多以文化体验为主,而这一形式也受到广泛欢迎。那么,高校在引入市场经济管理体制后,短期留学体验项目的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今后如何优化项目结构模式,增强服务意识以提高来华交流生留学体验的质量,进而进行更大的潜力开发是本文章重点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短期交流;结构优化;潜力开发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及高等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国际学生选择来中国留学。据教育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止至2014年9月,全国已有来自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来华留学生356499人次,与1996年~2001年的四万人次相比,现今的留学生人数近14年前的9倍。在来华留学人员中,以短期来华交流体验为目的的留学生占有相当比例,而又因为国内各地区经济,文化与气候等条件的不同,该类学生的人数又有不同。上海历史悠久,经济发展迅猛,是中国的经济与文化中心。上海市2013来华留学人数已达到53804人,其中短期生占15393人,占总人数的近三分之一。是短期来华留学生留学体验的首选之地。高校引入市场经济的运营模式后,其竞争意识与服务意识也随之增加,因此短期交流文化体验项目不可忽视。

1 短期交流文化体验项目现状

1.1 项目发展模式及优点

短期交流文化体验是众多留学项目中最热门项目之一,目前,上海地区已有包括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大学、东华大学等高校开设了该种留学项目。每年该类项目学生人数比例达到总留学生人数的近五分之二,而每年的人数仍在持续上升中。通常情况下,短期项目的学习期限会从一周至三个月不等。各高校会根据自身情况的不同或是来华群体国别及学习要求的差异,制定出不同的项目方案。一般来说,短期交流文化体验项目具体有以下几种形模式:

1.汉语学习+文化体验活动;

2.全英文短期课程+文化体验活动;

3.全英文短期课程+汉语学习+文化体验活动。

模式一,短期汉语交流体验项目,由常规的长短期汉语项目衍生而来。各种长短期汉语学习班是各招收留学生的高校开设的最基本最常规的项目,短期的文化体验即是在汉语课程的基础上,加入具有中国文化体验的课程及活动。文化体验课程如书法课,剪纸课,太极拳课,茶艺课,学唱中国歌等;文化体验活动,一般会有语言实践,城市一日游以及企业参观等。通常情况下,短期汉语交流体验项目会从一周至四周不等,汉语学习以短期速成,口语应用为主。

模式二与三类似,全英文课程的短期交流文化体验项目,主要是针对欧美地区以及有全英文授课需求的所有国际学生的文化体验项目,是目前最热门且受到普遍欢迎的项目。通常情况,此类项目会从一周至三个月不等。全英课程需根据高校自身特点以及项目所要针对的重点而设置。以我校国际交流学院为例,目前开设了中国经济与文化这个全英文授课的文化体验学分课程,课程的设置以中国文化,汉语学习,营销策略,电子商务以及经济法等为主,相应的文化体验课程及活动,除上述提到的以外,还定期进行文化交流讲座及讨论会,中外学生“小伙伴”搭建,中外学生交流会以及上海周边的文化名城如苏州、杭州的文化考察之旅。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活动使留学生迅速融入到中国的同时,也对其课程内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从以上模式中我们不难看出短期文化体验项目的优点:从留学生角度讲,短期的文化体验不但能使留学生迅速了解中国,也能把他们枯燥的学习变得生动有趣。另外,对一些有着更加长远的留学计划甚至是工作计划的留学生来说,来华的短暂学习体验,有可能即是下一个学习工作计划的开始。学生很有可能选择留学过的院校或城市继续发展。从高校留学生招生角度来说,短期的文化体验开拓了教学模式多样化的新思路,其经验能对其他长期项目起到提示与指导作用;同时,可为吸引潜在生源工作打下基础。

1.2 项目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任何一个项目的发展都不能做到绝对的完美无缺,同样,短期交流的文化体验项目在发展中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 配套的人力资源及服务设施跟不上快速的发展

高校留学生短期项目的发展速度以每年两成的速度迅猛增加,而与之相应的配套服务设施往往跟不上发展的脚步,如人力资源的短缺及留学生宿舍的紧张。由于短期项目的特殊性,在项目开始的时间段上不会像学历教育一样时间固定。再由于季节因素以及各国节假日时间的不同,很有可能出现某一时段短班过多而造成资源短缺。以我校为例,每年春季三月至五月之间会接收来自世界各国的短期项目近10个,人数在350~400人之间;而六月底至八月之间,又会迎来另一个夏季短班高峰,总人数在100~150人之间。春夏两季之所以成为短期项目的热门时段是与上海本地的气候因素密不可分的,春暖花开,草长莺飞,可谓文化体验正当时。但因为春季正值学历生招生的忙碌时期,短班项目的同时开展往往会造成人力资源的严重不足。留学生宿舍也会出现一时间的紧张现象。由此,很可能影响短期项目的服务质量。

2) 项目模式单一固定,没有创新,失去优势,并会造成恶性竞争或在竞争中被淘汰。

如今,短期交流文化体验留学项目已不是某一所或几所高校的专利。仅上海一座城市便有包括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大学,东华大学等多所高校设有此类项目。各高校以上海这座经济金融中心城市为依托,开发的多门国际课程及文化体验活动,但项目模式多趋于单一固定的模式,课程也多以经济,文化类为主。可以说,各高校已有趋同趋势,照此发展,在未来的几年之内,短期项目会失去优势,并有可能造成竞争的局面。

3) 师资水平参差不齐, 为项目整体减分。

我们都知道“木桶效应”或亦称为“短板效应”,意思是木桶的盛水量是由这些木板共同决定的,若其中一块木板很短,则此木桶的盛水量就被短板所限制,这块短板就成了这个木桶盛水量的“限制因素”。那么这个原理同样适用于短期交流留学项目。虽然文化体验活动的增加,是短期交流项目的亮点,但课程的的质量仍是项目重点。由于项目发展速度过快,新增课程较多,往往会出现师资水平跟不上课程要求的情况。尤其是全英文授课课程,个别专业性较强的课程,教师的英语水平尚未达到任课标准或很难胜任该课程,由此便影响了整个项目的教学水平,也即是整个项目的“短板”。

2 针对短期交流文化体验项目提出的几点建议

2.1 优化项目结构,避免过分单一的开班模式

短期交流文化体验项目若要走可持续发展路线,必须针对市场需求优化项目结构,与时俱进,根据自身优势,增加新内容,淘汰陈旧部分。例如,可尝试针对欧美来华进修短期学分课程的学生,根据他们的所学专业在课程结束后增加实习项目。当然,这类实习项目的增加与否,应取决于当地外国留学人员的法律法规。随着上海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以及各种经济政策的不断完善,上海市针对外国留学生来华实习就业的政策也会随之不断开放。再譬如,亦可从生源结构上优化短期项目。例如,同一时期开班的内容相近的短期项目,可将不同国家的生源混合在同一个班级,这样,留学生在体验中国文化的同时,也接收着不同于自身国籍的其他国家同学的文化。这种双重的文化体验,无疑在短时期内提高了留学的含金量。

近期,我们正在探索,由多校联合参与,某校牵头组织的文化交流与社会实践活动项目。例如,由长春理工大学牵头组织的《关于白山黑水,大美吉林》文化交流与社会实践活动项目,邀请了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上海大学三所高校来华留学生参加。此项目既丰富了来淮留学生文化交流与社会实践内容,又让来华留学生更多了解中国各地民族文化,地缘差异,经济发展特点。在让留学生“了解吉林,感受冰雪”的同时,对长春理工大学的招生工作起到了宣传作用。

2.2 提高师资的综合实力,优化教学模式

在教学模式的打造上,同样可以开拓思路,优化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师资的综合实力是打造优质项目的基础,鉴于目前师资水平出现的主要问题,教学小组可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培训,尤其是任课教师的英语培训。另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于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如经济学,电子商务,营销策略等,学校也可定期从校外知名企业聘请有实践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士为学生开设课程或讲座,相信此类课程定能达到极佳的效果,受到学生们的欢迎。

2.3 提高服务意识,建立科学规范的服务模式及管理队伍

在高校的市场经济运营模式带动下,各种长短期来华留学项目均逐渐形成了科学规范的服务体系。而短期交流文化体验项目因其自身的特殊性,又对承接项目的服务队伍有了更高的要求。其特点主要体现在周期短,内容多,形式纷繁复杂,环环相扣。针对这一特点,在项目建立之初即要培养出一支具有高度服务意识的管理队伍。具体可考虑:在短期项目开始之前,对带班人员进行统一培训,主要强调较强的沟通能力,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各项活动开展前后的协调安排能力等等。只有事事想在先,做在前,才能使整个项目运转顺利,在众多类似项目的竞争中脱引而出。

2.4 树立品牌意识,打造旗舰项目及明星课程,提倡政府加大旗舰项目的资助力度

在现代经济中,“品牌”是一种战略性资产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对企业来说,树立品牌意识打造强势品牌,是保持战略领先性的关键。同理可循,对于短期交流文化体验项目来说,品牌概念的打造,可突出学院乃至整个学校的文化,历史,专业水平等的综合价值,因此树立品牌意识,,打造明星课程及旗舰项目至关重要。以我院为例,现已有以“DBIC-Do Business In China”项目为主的短期交流文化体验学分项目和美国密西西比大学军官旗舰班短期文化体验项目。

另外,兄弟项目也有许多可以拿来借鉴学习的品牌意识和品牌项目。当然,在“拿来”的同时,我们要开动脑筋,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再创造,这样才能成为自己的平拍。根据留学中国计划》,“到2020年,使我国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地国家”,那么,今后我国政府还会持续加大对重点项目的资助扶持力度以达到扩大招生力度,吸引优质生源的目的。因此,短期文化体验项目的发展还将具有更大的潜力。

参考文献

[1]陈强.上海教育国际化的配套政策及服务体系研究 [J].科学发展, 2013 (11).

[2]王忠.关于来华留学生汉语短期班教学管理的几点思考[J]. 教研教改, 2009(2).

[3]张美云 刘开南.关于加强来华留学生教学与管理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7(5).

[4]刘慧.来华留学生短期汉语游学项目模式探析[J].文教资料,2012(9).

[5]陈松林 程家福.当前上海市短期来华留学生状况的实证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0(7).

[6]周敏.短期留学跨文化适应状况的调查与研究——中美大学生夏令营案例分析[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3(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