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立明 字数:2911 点击:

摘 要: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提升学生素质的目的。

关键词:优化教学;学生兴趣;整合纳新;自主探究;团队精神

企业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近年来伴随着企业升级改造的进行,迫切需要大量既掌握理论知识、又同时掌握操作技能的技工人才。高素质技工人才的培养,除学生自身努力外、往往离不开教师的教导。但是教学质量的提高、受到教师业务水平的制约。如何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尽快为国家培养出高素质的技工人才,以缓解制造业人才短缺的矛盾,是摆在我们技校专业教师面前的一道重要课题。经过本人多年的教学摸索和总结,并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现状,归纳出以下几点教学方法,并应用于日常的教学当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 善于学习、整合纳新

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操作技能,是每个专业教师能否上好专业课程,必须具备的一个最基本的条件。因此教师必须通过各种专业培训、利用不同学习方式,努力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知识、以及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增强自身的教学业务能力,提高对本学科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的综合理解和整合能力,以适应当前企业升级换代新形势的要求。在实际教研活动中,首先必须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学习状况,针对所面临的就业情况进行调研,并结合技校学生的培养目标,初步制定出切合实际的授课计划,并在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其次,在教材的处理和使用上,要根据教学实际优选教材,并及时补充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再次,教师应根据教学的需要、结合就业需求,对相关课程进行整合。做到以教材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让学生尽快的、全方位的从课程教学中获得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切合实际的操作技能,达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目的。

我们学校所处的城市,是我国消费电子类产品主要制造基地之一,电子班学生毕业后有很多人会到电子制造企业就业。在教学上,我们就会针对某一产品的电路和工艺等特点,对电子电路、电子工艺及仪器仪表等课程的相关内容进行整合,围绕着电路原理,电路安装调试、维修与测试、仪器仪表操作使用等理论及技能进行综合教学训练。经过综合教学训练后,学生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普遍得到提高了,对电子技术的综合应用也有了初步认识,并能较好的将所学理论知识融合到实践中去,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并且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增强了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协调以及合作的能力。学生上岗后都能较快、较好的适应企业的岗位技术要求,普遍受到企业好评。

2 丰富课件、培养学生兴趣

同班的学生因为背景各异、因此个性多元。作为老师在授课当中和课余时间应该认真仔细观察、了解你的学生。不断地去发现学生的问题,及时地帮助他们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电子技术工艺基础》是电子应用专业众多基础课程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该课程具有枯燥、繁琐等特点,且大多数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和了解、在学习当中很容易产生厌烦情绪。如何引导学生克服厌烦情绪、认真学习、深入钻研?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这句话说明了兴趣对学习的重要作用。兴趣是人们对某些事物好奇而产生的有趋向性的心理状态,它能激发和引导人们思想、情感和意志去探索事物的真相,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智能发挥和工作效率。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实验器材,或根据课程特点,自制一部分教具等手段,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景,以达到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和学习积极性。进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例如在晶闸管调光电路教学中,我们根据电路原理制作了可调光台灯。通电后、调整电路RC时间常数,台灯亮度随之改变。另外通过改变电路参数、我们也可以把该电路应用在电风扇的调速当中。通过演示,首先使学生对电路应用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通过提问等方法来引导、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时再通过理论讲授,学生就会很快掌握电路的原理,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还有、我们多次组织电子班学生到万利达集团公司等电子企业参观,通过现场产品演示、工程师讲解,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应用有了感性的认识。再通过收音机、风扇电子调速器、遥控开关等电路的理论学习和动手制作,进而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目标。

3 改变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团队意识

学生在学校学习及今后的工作中,会面临很多专业困难。如何克服这些困难?除了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外,更应该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同时培养团结协作的良好习惯。自主学习、团队精神,应始终贯穿在学习和工作当中。

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不仅能使学生在正规的学校教育中受益匪浅,而且还会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因此重视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促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究”。其次教师要创设一个开放的、有利于全体学生参与的学习条件和教学环境,达到激发学生的自我意识的目的,促使学生的学习态度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得到主动发展,为学生的终身探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合作是未来工作、社会适应乃至国力竞争的基础。合作和协调精神是学生进行良好的人际交往所必须的心理品质。 学会合作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主题。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学会合作的途径之一。另外合作学习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思维。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特点及教学需要,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间的学生分工协作、取长补短。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逐步养成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习惯。遇到疑难问题,教师应积极启发、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共同探究、集思广益、协商解决的方法,尽快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达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以及增强合作意识、养成合作精神的目的。例如电子设备的维修是技能课程中比较难学的,它涉及到许多方面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由于学生知识阅历的差异,共同解决问题时、他们会带来不同的信息、观点和视角。维修过程当中、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小组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探讨,通过协作、最后集思广益,迅速制定出几种较好的维修方案。经过比较、验证,可以很快地找到设备维修的较好方法。

以上是本人对《电子技术工艺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几点体会。总之作为教师本身应该勤奋好学、做到学无止境。教研中应该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在教学中应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做到知人善教,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另外在教学中还应体现“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积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合作意识及学会合作。达到培养高素质、高技能技工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电子技术工艺基础》(第6版)孟贵华主编,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2-1

[2]《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方式初探》百度文库文档贡献者:zz6543217 201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