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千惠 字数:2921 点击:

摘 要: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体现化学教育特点、进行全面的化学教育的最有效的化学教育媒体。做好课堂演示实验对初中化学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在分析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中一些具体实验的基础上,对此重要性做出了深入阐释。

关键词:化学教学;演示实验;教学

新课改以来,新的教学理念强调的是“基础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通过研究性、参与性、体验性和实践性学习,培养众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促使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由此看来,新课标下的化学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将探索性的实验作为课程改革和科学研究的突破口,以使学生便于及善于接受化学这门科学。化学实验是化学课程与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通过课堂演示实验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化学学习情境,并让其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能够掌握实验的基本方法和科学原理,从而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课堂演示实验的目的是以一种更加直观具体、生动形象的方式向学生传授实验步骤和方法,让其在观察的过程中体会化学规律的发现过程,并进一步理解和消化化学原理。尤其对于处于化学入门期的初中生而言,直观的实验比枯燥的理论更容易被接受和吸收,也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课堂演示实验对于初中化学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1 课堂演示实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认识活动的直接动力来源,它是一种感性情感需要,由培养便可获得。所以兴趣的产生是以情感需要为基础,当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对化学原理的探究心理,就会给予化学实验较多的注意,从而激发其对于化学学科的兴趣。初中化学实验都是对一些简单的原理或者现象的最直观、具体、形象的表现和阐释,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学生在高度集中注意力观察教师演示实验时就会引起其直接的兴趣,产生自己动手做实验的强烈欲望。比如在化学入门时,首先要引导学生了解化学变化的概念,从理论上来说是一种或多种物质变成化学性质与原来不同的新物质的过程,学生并不能完全理解这个概念的意思。当教师拿出银白色的镁带进行煅烧,过程中发出耀眼的强光,并说明这是由于镁与氧气在加热时产生化学反应生成了一种新的化学物质氧化镁的结果,学生就可以直观地了解化学变化的概念。然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将绿色的碱式碳酸铜粉末进行加热,观察其颜色和状态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就会体会到自己动手的喜悦和成就感,,从而增强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2 课堂演示实验能够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

从心理学上说记忆代表着一个人对过去活动、感受、经验的印象累积,包括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并经历识记、保持、再认识和重现的过程。一般而言,越是直观生动的东西越能够在人的记忆中长时保留,并在相似情境出现时自动重现。教师在讲解氢气时,首先强调的是在实验之前一定要先检查氢气的纯度,点燃不纯的氢气会发生爆炸。为证实该项说法,教师在课堂演示实验中首先可以取纯净的氢气燃烧,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淡蓝色火焰,拿干燥的烧杯倒放在火焰上方,可看到烧杯的内壁上有水珠生成。作为对比实验,教师再取一支试管通入适量的氢气与空气混合气体,点燃后学生会听到“砰”的爆炸声。通过这一对比,就容易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下深刻的记忆,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了氢气的易燃性以及在使用氢气时要注意安全,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应用都奠定了基础。

3 课堂演示实验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辨能力

观察是对事物感知的过程,思维是对观察到的事物或现象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的间接性概括,观察与思维的结合是人们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在化学实验中,沉淀的生成、气泡的产生和颜色的变化等现象都是直观的视觉现象,反应过程放热是一种触觉体验,爆炸声音可由听觉获取,生成有气味的气体可由嗅觉感受。因此,教师在课堂演示实验中通过恰当的提示,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去感受并获得对化学现象的直接感性认识,再根据化学原理进行思维加工形成抽象的化学概念,从而总结出化学规律。在这样一系列的过程中,学生已经在潜意识中提升了自己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辨别能力。一个简单的例子,将石灰石与稀盐酸混合时,二者会产生剧烈的反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清楚地观察到固体石灰石在不断溶解,并放出大量无色无味的气体,将该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CaCO3+HCl=CaCl2+H2O+CO2↑可以判断出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学生可能会直接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了呢?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可以明确二氧化碳的性质,即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这一结论亦可作为今后实验过程中检验生成的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的依据。教师能做好这一课堂演示实验,就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辨能力。

4 课堂演示实验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化学是实验性较强的学科,单纯地通过口头表述很难使学生完全吸收化学原理。课堂演示实验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还可以通过教师的演示引导刺激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培养其探索精神,养成凡事多动手多观察多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在教师演示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体验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积累实验的经验,进而提升独立操作的能力。比如气体的制取装置的摆放安装,从发生装置到收集装置依次连接,学生要观察并掌握从左至右的连接顺序,并且注意使用规则,例如试管的固定位置是中上部并且要使管口稍微向下倾斜,酒精灯的安放注意使用外焰等。在演示时讲解就能够使学生更直接、更深刻、更透彻地理解知识,让其在观察的同时想要有自己动手操作的欲望,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完成实验,并积极调动自己的思维善于发现和探索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从而掌握正确的操作技能,养成科学的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5 课堂演示实验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创新精神

教师在课堂演示实验过程中的操作对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一方面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的操作规范,在使用仪器时要首先介绍其使用方法和操作要领,实验过程中力求准确、规范,以培养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的实验技能。另外,“科学态度是人们能够正确对待客观事物的一种持久的内在的反应倾向,是经过实践活动而习得和养成的”,因此通过教师课堂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学生可以自己动手开发一些简单的家庭小实验,使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进一步巩固课堂基础知识并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纸上得来终觉浅,只有通过自己动手探索创新才能够开阔视野,拓展思维和想象力,解决更多实际的问题。

总而言之,通过教师课堂演示实验能够把化学课堂变得更加活泼和富有趣味性,真正使学生把知识学活,并能在实际中得到应用。因此,加强课堂演示实验是提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陈利娟:新课程标准理念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施[J].2010(6).

[2]宁爱辉:小议化学演示实验的重要性[J].学周刊.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