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彭晓美 陈霞芳 字数:2978 点击:

摘 要:自习课是学校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自主安排学习内容的课堂。处于青春期的少年,自我约束能力比较薄弱,除了正常上课之外,课后的学习需要家长与老师的督促。因此如何让自习课堂更有效,,让自习课成为课堂教学后的补充,使之既能强化课堂教学内容,又能成为师生情感沟通的平台,本文旨在将人文化、专业化融入职校学生晚自习模式管理中做有效的探索与研究。

关键词:中职;晚自习管理;人文化;专业化

自习,是学生完成课后作业、温习功课、阅读课外知识、课余训练技能的主要时间段,也是任课教师与学生交流、辅导学生、为学生解惑的重要途径。高效充实的自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业质量,也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更有利于师生交流,以便教师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进度与教学方式。随着中职办学规模的扩张,中职生中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周边地区,因此住校生在中职学校占了较大的比例。针对住校学生,学校在晚上安排自习课,督促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学习,确保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并合理、安全、高效度过就寝前的时间。那么该如何更好的安排这类住校生晚上的学习时间,在现有的管理模式中找到更贴近学生实际,又能高效利用好晚自习时间,成为中职晚自习管理模式中值得探讨的问题。通过调查、实践,本文结合中职生特点,将人文素养与专业技能相结合,积极探索将人文化、专业化融入管理模式,构建高效的晚自习管理模式。

1 目前中职晚自习管理的现状分析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与扶持,中职校办学规模越来越大,学生入学的门槛也越来越低,学生的整体素质有所下降。与普高学生相比,中职学校的大部分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低,甚至有些同学在课堂上无事可做,产生厌学情绪,自习课更是如此。两个小时的晚自习本来是学生自主学习、拓展知识、培养技能的良好时机,然而对于学生而言却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更是一种负担。上晚自习变成了“熬自习”。通过对学生晚自习情况的观察和了解后发现很多学生将晚自习当做自由课、聊天课。在晚自习课上,有的同学梳梳头发,照照镜子;有的同学低着头剥着手指甲,有的同学趴在桌上发呆、睡觉,甚至有些同学同桌之间互相聊天嬉戏,还有一小部分学生表面上看起来比较认真好学,在晚自习上看书写字。但是这些学生缺少一种学习的计划性、目的性和规律性,往往拿起一本书翻翻后放下,又拿起另一本书看几页,亦或是拿起这张试卷做两题,一会儿工夫又拿起那本书背两句,看似很勤奋,其实是一种漫无目的盲动学习。两个小时的时间很宝贵,可以干很多事情,但我们的学生却是在无事可做、浑浑噩噩中度过,在呆滞的静坐与恍然睡梦中浪费了光阴,浪费了青春,最终一无所获。

2 人文化与专业化融入晚自习管理的有效探索

2.1 原因剖析,探索意义

晚自习是学生温习功课,自主安排学习内容的时间,然而大部分同学将其当成一种煎熬,整整两个小时,在无聊中度过。为何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原因有多方面的,一是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计划,缺乏动力。学生对当前的就业形势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对自己的专业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也没有一个详细的职业规划,不知道自己以后会干些什么,所以晚自习无所事事,用各种方法来打发时间。另外中职学生绝大部分是中考的失利者,是初中学校的后进生,而社会传统观念是“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这严重挫伤了他们的自信心,有的学生受其影响,开始自暴自弃,丧失上进心,以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对待学习,对待晚自习。二是传统的看管式晚自习往往会是事倍功半。当下晚自习的管理模式是教师下班管理制度,靠下班教师猫捉老鼠地盯着,靠学生干部违纪扣分制度管着,靠任课教师沉重的作业压着,表面上学生都在埋头看书写作业,但是这么沉重的氛围,愈发让学生觉得自习是一件枯燥的事情,从而减少花在学习上的时间,降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叛逆状态,越是这样严格的强制看管会引起他们的反感与厌恶,甚至以一种不作为、嘻哈打闹的方式反抗这种看管制度。

中职学校培养社会的蓝领人才,倡导一种“蓝领文化”精神,旨在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技能和高尚的人文素养。中职教育的最大吸引力当然是它广阔的就业前景,但学生就业前景的美好取决于我们学生的职业技能和人文素养。建设一种有效的晚自习模式,让学生能够在两个小时的自习中巩固专业知识和技能,丰富自己的课外知识,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从而为职校的“蓝领文化”打响品牌。

2.2 实践探索,策略分析

(1)调查学生晚自习的现状,找出现有问题并分析原因。

(2)搜集学生对于提高晚自习学习效率的建议。

(3)从班级实际出发,根据学生自身及其专业特点,制定出提高学生晚自习效率的有效策略,包括指导学生安排自习内容、教师下班管理规范、对班级晚自习考核办法等,从而创设一种具有专业文化特色的晚自习模式。

(4)以部分班级为试验地,对研究探讨的高效晚自习策略进行试验,在实践中不断修正与完善。

2.3 依托课题,深入探索

依据学生晚自习现状,建立课题研究,明确研究内容,由基本的问题着手,深入探索研究并有效落实。研究的内容包括:调查学生晚自习的情况;调查研究分析“熬自习”现状出现的原因;调查收集学生对于提高晚自习学习效率的建议;调查收集校内校外各类学生高效晚自习的方案;根据职校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制定一系列提高学生晚自习效率的有效策略,突出专业特色;以部分班级为例,对创设的晚自习方案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完善,使其真正符合实际,具有有效的操作性。

具体的实施分为四个阶段:准备阶段、研究阶段、实施阶段、总结阶段

准备阶段:

(1)确立课题时间、内容和人员, 落实任务;

(2)试验班级的确定;

研究阶段:

(1)调查访谈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校班级晚自习情况有初步了解;

(2)通过课题小组成员下班管理晚自习,观察学生晚自习的情况,找出问题并分析原因;

(3)问卷调查学生对现有晚自习模式的感受与提高晚自习效率的建议;

(4)广泛征询教师建议;

(5)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理论学习,结合学生实际,研讨提高晚自习效率的有效策略;

实施阶段:

(1)在试验班级中,将创设的新的高效晚自习方案运用于实践;

(2)在实践中,课题小组不定期召开会议,交流研讨实验经验,反思实验情况,使方案在实践中不断修正与完善;

(3)探索人文与专业相结合的“内容”模式:推广以国学、书法等为基础的晚自习内容,通过视频、教授练习等形式,营造人文化晚自习氛围;

(4)探索人文与专业相结合的“方式”模式:探索在专业学习中,以校本资料为主,渗透文化素养类内容,推行以培养口语交流、人际交往、技能动手等方式相结合的校本晚自习教学;

(5)探索人文与专业相结合的“始业”与“就业”相贯穿的模式:在各年级学生中开展以专业类、文化类为主的各类讲座,分年级有侧重,使低年级学生陶冶情操了解专业知识,使高年级学生接受职业礼仪教育了解相关行业情况。

(6)探索人文与专业相结合的“情感”模式:根据晚自习的特点,学生为主导、教师为辅助,并在此过程中,建立起良好的师生沟通平台,使整个模式构建在有情感氛围的专业学习平台上。

总结阶段:

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并完成课题研究成果报告。

参考文献

[1]《中职学校晚自习模式的改革探究》,涟水职业高级中学,黄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