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增鎏 许溪 字数:4693 点击:

摘 要:传统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历史母体与现实的土壤,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的精神寄托和集体记忆。纵观当下的大学生教育与发展,在总体呈上升水平的状态下,仍不可避免的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随着社会追求利益最大化的逐渐膨胀,校园原本的互助、信任、热情等受到挑战,这时提倡传承传统文化更有社会现实意义。而在积极倡导建立“创新型国家”、打造“创新型人才”的时下,高校教育培养链上“创意教育”赋予时代命题。高等艺术院校作为专业艺术人员培养的先锋阵地,应当具有时代敏锐感,思考如何将传统的优秀文化在时下赋予新意,更好地指导大学生发展;同时紧跟时代步伐,活化创意教育,为尽早建立创新型国家,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型专业人才。在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开展上将二者有机融合,在实践和发展中逐渐完善育人模式。

关键词:传统文化;创意教育;高等艺术院校育人模式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和标志。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的集体记忆与精神寄托,是高校校园文化的历史母体、现实土壤。[1]时下在市场经济的鞭促下,追求利益最大化群体膨胀、全社会处于一种重视物质文明发展,忽视精神文明建设的大环境下。而对于“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潜移默化,自然似之”的大学生群体而言,更易受到精神冲击。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要求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落脚点在于创新,活化创意教育。作为培养艺术专业人才的先锋阵地,高等艺术院校更应具有时代敏锐感,进一步思考如何将我国的传统优秀文化赋予新意,更好地指导大学生发展;同时紧跟时代步伐,活化创意教育,为我国尽早建立创新型国家,为其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型专业人才做出一己之力。在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开展上将二者有机融合,在实践和发展中逐渐完善育人模式。

1 传统文化对于高校育人模式的现实意义

传统文化是国家和民族历史的集体记忆和精神寄托,是一代人的精神符号与价值追求。作为一种“精神氧气”,一方面传统文化可以为校园文化基础建设提供基础与养料,同时在承接优秀文化的历史传统上,进一步发展现实意义下关于人的文化。目前的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初级阶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追求物质文明发展速度,轻视精神文明建设逐渐成为社会主流。而“人是环境的产儿”。古代人认为青年人“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潜移暗化,自然似之”;根据泡菜坛理论:泡菜水的味道,决定了泡出来的白菜、萝卜的味道,学校的文化氛围深深的影响着学生发展。可见在这样极度追求物质文化的大环境下,有诸多不利于大学生生活成长、思想成熟的因素存在。因此,更需要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古语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由此可见“大学之道”,在于彰明内心美善的德行,进而革除恶欲,从而达到最美善的道德境界。

传统文化旨在引导人们加强对人内心生活的探索,讲求反省内求。重温古典,不是寻求精神的蜗居,恰恰是为了激活日渐萎缩的人性,为了当下人格的卓越与健全。《论语·阳货》中有“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答道:“能行五哲于天下,为仁矣。儒家所讲的“仁”乃是道德的总称。能践行“恭、宽、信、敏、惠”便可达到仁,“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同时“仁”还包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儒家所倡导的爱人,是能在生活中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这对于当下的大学生成长教育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当下众多大学生基本都为独生子女,是父母“掌中珍宝”,在疼爱独宠的同时难免滋生自私、霸道,唯我独尊等恶习。通过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学习,强调其中涵盖的“仁爱”、“集体”、“天下为公”精神,培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待人之道,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杜绝享乐之风,提倡吃苦耐劳[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

2 创意教育之于高校育人模式的社会语境

2010年,教育部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里面提到“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责任与使命。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根据《纲要》精神,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落脚点在于创新,立足弘扬人才的创新本性,重视人才的主体性意识,以人为本。此外《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也多次提到“创新型人才”。在英国,高校教育秉承自由教育的理念。高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绅士和合格的社会成员,即“学会思考、推理、比较、辨析和分析,情趣高雅,判断力强,视野开阔的人。”美国教育学家赫钦斯认为,高校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完人”,而不是只能片面发展的人,人并非工具,高校教育应该使人能够成为作为人的人、自由全面发展的人。在德国的高校培养理念中,完全受到洪堡“完人”与雅斯贝尔斯的“全人”教育理念的影响,共同认为高校教育应当注重完善人才的个性发展,注重培养人的创造性主动性,同时培养全面发展的学术性人才[3]。

创意教育属于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发展的新阶段。而素质教育一般把与创造、创新有关的教育活动界定为创新教育。[4]在大兴用创意创造经济极点的时代,创意教育更强调文化修养在教育中的作用,强调创意与市场匹对,理论与实践结合。目前,创意产业已经成为许多国家促进经济增长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法宝。在我国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地也有众多创意园区,在我国实施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发展创意产业带动经济发展是不二选择,而我国发展创意产业最大的制约因素是创意人才的缺乏。与创意产业相对应的校园环节,即为创意教育。发展创意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既是符合社会大环境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新语境下如何更好地培养创新型人才、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的重点之一。

3 高等艺术院校育人模式所遇问题

当下生活处于物质文明急行军、图书高度批量化生产的时代,物质财富快速累积但精神文明却一度成为跛脚,不能与社会发展需求并驾齐驱。艺术院校学生是教育部门准许大学培养的专业特殊人才,作为艺术院校的大学生,身上既有跟普通院校大学生共有的特点,但同时也有着自身鲜明的个性特征。艺术院校学生由于其自身特质,思维敏捷跳跃,对生活充满激情,看事情角度各异,但毋庸置疑的是在成长学习过程中也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生理、心理问题,这不禁会给学校管理老师造成一定难度,从而使得学校的育人工作更加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

在自我认知方面,容易形成唯我独尊。专业学习方面,由于太过于强调个性而忽视了共性,某些同学片面的认为只要专业学好即万事大吉、由此忽视了对于人文社科专业的学习,在与老师和其他院系同学交流的过程中显得知识储备不足、视野狭窄;在平时的自我管理自我反思过程中,过分强调个人价值和脱离客观现实,忽视了与周围同学教师间的沟通,而完全生活在自己的圈子中,,导致讷于言辞、不利于形成对自己有利的人际环境。

同时由于艺术院校的学生崇尚艺术自由、行为自由、思想自由,导致部分同学生活自由散漫,不注重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社会责任感不强[5],生活颓废不易被社会主流所接受。在生活上注重质量、追求高消费,缺少节约意识和控制力。

4 初探基于传统文化和创意教育的发展完善高等艺术院校育人模式

坚持存续传统文化与活化创意教育的辩证统一。爱尔维修曾言“即使是最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罗素在《论教育》里面指出,教育应当培养孩子思考的能力,而不是培养他们按照老师所想的那样去想问题;应当培育追求真理的希望,而不应当认定某些特殊的信条就是真理。在高校育人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出坚持传统文化与创意教育并行不悖。中国的传统优秀文化从来不乏求新精神。《大学》里提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周易·系辞下》里强调“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就是旨在向人们讲述变化和发展的道理,同时积极鼓励顺应天道、适应外部环境求新求变。在传统文化和创意教育的辩证统一关系中,传统优秀文化为创新提供环境支撑,创新主体是人,创新的环境也就是进行创新实践活动的主体所处境况。在主观环境方面,创新主体的心理状态主要侧重心理健康方面,心理健康是指个体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身心潜能。例如,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的人才代表真正的健康”,弗洛姆则认为:“心理健康的人是有创新能力的”。传统文化旨在引导人们加强对人内心生活的探索,讲求反省内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所体现的顺自然而以人为本、循人伦而以和为本的人文精神,为心理健康活动提供可靠的思想保障,体现人与外部的和谐以及人自身的身心愉悦。从此方面来看能够促进创新教育主体的健康发展。

中国美术学院一贯坚持“多元互动、和而不同”,重视劳作上手。在今年的祭扫革命烈士活动中,鼓励同学们亲手制作白花瞻仰革命先烈,在亲手劳作中体悟那段革命历史,抚今追昔;同时为大力弘扬雷锋精神,中国美术学院多次组织多支团队参与到志愿活动中来,通过前往西湖等地众人绘制自己心目中的雷锋形象,最终汇总成一幅完整雷锋形象;组织文化志愿者开展“艺苑寻踪”校史主体社会实践行动,通过前往当年旧址,重访西迁路,并整理汇总出版相应史实资料,让同学们身临其境的感悟历史,同时组织各院系同学进行校史主题创作,形式不限,形成一大批优秀主题创作,既在劳作上手中提高专业素养,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才能,也在创作过程期间重新审视学院历史,为校园文化建设、思想引领提供有力抓手。

搭建知识创新体系,为高校育人模式提供智力支撑。在创意创造经济价值大行其道的时代,只有通过持续的知识创新才能为高校竞争力提供强有力的竞争优势。莱纳德和森斯帕(1998)认为创造性思想来自于意识、半意识、无意识的精神排序、组合、对应、混合。[6]当不同的思想和知识混在一起形成一种创造性混乱时,创新比较容易形成。

在高校的育人实践中,通过组织不同专业背景的同学进行经常性的对话,从而刺激创造新思想的产生,由于每个人的教育、经历、技能等方面的不同,都各自蕴藏着丰富的知识,但其中大部分表现为隐形知识而不是显性知识,而正是隐形知识促成了学生创意创新的迸发。在进行知识创新时,可以通过组建多样化的学习团队,促成创造性摩擦。知识创新需要差异化土壤,据达文波特说:创新往往发生在不同精神世界的交界地带,而不是某项知识或技巧领域的内部;菲奥尔也曾谈:创新性的跳跃往往来自不同概念或想法之间的联系。以此产生创造的张力或者说知识的“创造性摩擦”。同时知识的创新需要在知识的流动、转化、整合中实现,因此学校可以建立各种对话网络平台来促进潜移默化、汇总组合、内部升华、外部明示,从而实现知识创新,让更多的人体验到学校给予的便利服务。同时学校还应该构建广泛的组织外知识网络以及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制度支持,建立民主的氛围、容忍失败的文化,尊重知识而非尊重权利的校园文化,以此来促进全校范围内的创新教育的发展壮大,让学生畅所欲言,完善创意创新的激励制度、奖励制度等等。

参考文献

[1]石晓霞.论中国传统文化对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SCIENTIFIC RESEARCH.2010

[2]、[3]宋向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对高校创新人才的育人研究,重庆工商大学硕士论文,2014

[4]陈永福.创意教育对高校学生工作的启示,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

[5]白瑾.谈高等艺术院校学生管理工作,艺术探索,2003年

[6]郑巨欣、连冕.设计管理导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