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潘晨 字数:4035 点击: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保险业也在迅速的发展。当然在其发展的过程还受到了很多因素的影响,最为主要的就是通货紧缩。所谓的通货紧缩就是指一种比较常见的发生在经济不景气时出现的衰退现象。从二十世纪发展到现在,是很多国家烦恼的并不是通货通胀,而是通货紧缩。因此有效的处理通货紧缩的问题,对于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通货紧缩;保险;意义

所谓的通货紧缩(deflation)是指在市场中的流通货币减少,,人们所拥有的货币减少,消费能力下降,使得物价出现下跌的情况,从而引发了通货紧缩。对于其内容的认识,现在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结论。但是很多经济学家都认为如果消费者的价格指数(CPI)持续三个月出现下跌,也就是预示着通货紧缩的来临。通货紧缩就是因为生产力过剩或是需求不充分,使得物价、工资、粮食、资源和利率等种类出现大幅度的下降。

1.通货紧缩的影响

长时间以来,通货紧缩的影响总是被人们忽略,而且还认为通货膨胀的危险性要远远大于通货紧缩。但是,通货紧缩的影响和全球性的通货紧缩使得人们不得不面对现实,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一样,它们的影响都会给经济造成重大的威胁。

1.1 经济快速退化

通货紧缩使得经济倒退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物价不断的下滑,使得企业产品的价格出现下降的情况,企业所获得的利润也大量减少,从而使得社会经济受到严重的制约。然后就是物价的下降,使得利率出现攀升的情况,这对债权人来说是有利的,相反对于债务人是不利的。但是在社会中很多的都是债务人,债务压力加大,从而影响到了企业的投资和生产,对于经济造成重要的影响。最后就是物价的不断下降使得企业的利润下降和生产积极性的丧失,造成失业率上升,相应的也就使得实际经济持续低迷。

1.2 使得社会资金缩水

当出现通货紧缩的时候,整个社会的物价都会下降,企业的产品价格也会出现下降的情况,企业的利益也就随之下降。企业的利益下降就会造成企业资产的市场价格出现下降的情况。并且,产品的价格下降使得企业所生产的产品不利于销售,企业不能够有效的运转和流通,也就增加了企业的负债率,负债率的提升又激化了企业价格的持续走低。企业产品价格的下降使得企业的利润下降和资金减少,在出现通货紧缩的时候,供过于求,就会造成失业率的增加,而且劳动力市场的供给量较多,就会使得工人的工资下降,所获工资减少。即使工资不下降,失业率也会大量的增加,从而造成人们整体资金的下降,也就造成了整个社会的财富缩水。

1.3 分配负面效果的产生

通货紧缩的分配效果可以从两个层面来分析,也就是社会资金在给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分配,还有就是社会资金在企业、人们之间的财富分配。从整体来说,经济中的债务人主要是指企业,债权人主要是指人们。所以,社会资金在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分配,也就是企业和人们之间的资金分配。

在通货紧缩的时候,企业因为所创造的产品价格下降,相应的利润也会下降,但是实际利率上升,使得债务人在企业中获得的收入又进一步的转化到债权人身上,也就增加了企业的困难程度。为了促进企业的发展,企业只能够收集更多的资金进行周转,相应的也就增加了企业的债务量,其中的债务负担也就更加的严重。因为企业在分配财富的时候始终处于不利的地位,长期下去,这样的财富分配效果就会不断的增强。

1.4 可能造成的银行危险

和通货膨胀不同,通货紧缩对债权人有利,但是对债务人没力。通货紧缩使得货币的价值上升。相应的就增加了借款人的债务压力,借款人没有能力来付清债务,使得银行出现大量的不良资产,严重的会造成银行的倒闭,金融系统瘫痪。所以,很多经济学家表明:“货币升值是引发一个国家所有经济问题的普遍原因。” [1]

2 通货紧缩对我国保险事业的威胁

2.1市场需求不平衡使得社会平均利润持续降低,也就加强了保险市场的竞争力。因为产业结构的不断转变,下岗人员的数量增加,社会总体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很多传统行业的产品价格都出现下降的模式,企业的利益也在持续的下滑,所以就需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来有效的降低生产成本,最为主要的就是生产成本的保险费用,还有就是因为尺长的延伸难度增加,保险人的承保利润也出现下降,人们的成本增加,使得一些承保利润比较高的行业,竞争更加激烈,容易产生恶性竞争。

2.2 扩张性利率政策的出现,不但使得保险人的给付能力下降,也使得投保人的热情出现消退的情况。我国的很多居民都购买的是人寿保险,主要是从储蓄的层面出发,主要是为了保值。因此,高预定利率的影响使得人们都倾向于长期寿险险种。但是现在,寿险公司的长期储蓄性险种的预定利率和银行的利率基本持平,也就使得部分人员的投保意愿下降。而且,前段时间在寿险预定利率比较高的时候,很多人认为寿险是一种投资手段,其中的投保可能会超出自己的支付能力的一种险种。在经济出现低迷的时候,货币价值不稳定的情况下,有的保户可能不能够保住原来的交费能力,从而使得退保或是保单出现问题。

2.3 经济结构的改变,社会保证制度的构建,使得人寿保险业出现问题,悲喜交加。在市场环境中,我国政府为了更好的处理改革带来的问题,正在不断的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最近几年,我国的医疗制度出现了大幅度的调整,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也在不断的完善。现在企业的经济效益下降,社会养老保险费要强制执行的情况中,许多企业都不能够投保商业性人寿保险。因此,团体人寿保险业务在没有先关优惠政策的条件下,不容易进行深入的发展,实际上,各个寿险公司的团体业务已经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因此,各个公司都出现了困境。还有就是,我国医疗制度的转变以及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使得商业保险的活动空间大大的增加。现在的医疗保险制度的基本准则就是“低水平、范围广”,人们为了更好的处理超出社会保障部分的费用,只有选择商业保险,而且人们对于退休生活费用还没有确切的规定,而商业养老保险就给人们提供了有效的担保。这也是一些国家和地方在出现通货紧缩的时候,保险业还是在持续的发展。我国最近几年,人寿保险业的发展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2.4 拓展内部需求的政策指标,使得保险公司的资金使用和承保能力得到提升,为了更好的扩大需求,各个商业银行也开始实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像是购房贷款、购车贷款等等,为银行信贷事业的发展开辟了一个崭新的途径。可是,个人信贷业务在我国的发展时间比较短暂,业务不健全,还有很多的不足,具有风险性。而且,消费人员要使用消费信贷,还要受到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像是个人资产的最低限额、偿付能力等等,在取得消费信贷的资格和使用的过程中都存在风险问题。所以,保险公司要适当的推举相应的险种,从而填补银行的需要[2]。

3.通货紧缩下我国保险业如何发展

虽然现在我国的经济中出现了通货紧缩的问题,但是对于保险事业的发展也是有利也有弊的,保险业需要根据现在的经济情况不断的进行改进,从而保证经济的持续增长。

3.1 提倡服务营销,进行产品创造,顺应市场,促进市场发展

首先,消费人员手中拥有很多的存款需要寻找更多的方式进行储存,还有,保险市场的相应险种和消费人员之间的需求不相匹配。所以在条款的规定趋向统一的条件下,价格的竞争不再是消费人员的主要根据。所以,服务和险种创新是消费选择的根本。最近几年,保险业迅速发展需要更多的代理人员,但是因为代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各不相同,使得保险市场出现危机,保险公司为了更好的转变这个不良的局面,具有提升服务质量,服务营销需要依靠专业的知识,以职业道德为基础,更好的满足客户的需求。还有,保险公司要不断的拓展道路,吸收更多的资金方向,还要根据实际情况研究出新的险种,像是消费信贷所产生的商机、医疗制度不断转变所产生的市场机遇等等,在进行市场调研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制定出消费人员需要的险种,从而更好的满足投保人的要求。

3.2 加强业务管理能力,为保险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屏障

管理水平的下降是我国企业的主要特点,保险业也是如此,特别是在业务管理层面上。现在所实行的流程管理就是一种例子,但是还需要不断的完善。因为个人需求的不同,在业务管理的时候,也会产生相应的问题。保险公司要进行及时的处理。消费者对保险的不信任主要是因为索赔环节的复杂和落后。根据这个情况,保险公司需要不断的简化赔付程序,根据《保险法》中的有关规定进行赔付,从而使消费人员获得实际利益。通过这种方式,才可以促进保险公司的快速发展。

3.3 统一调整资金,合理管理资金,预防通货紧缩的时候出现流动资金不充足的情况

在通货紧缩的时候,保险业要注重资金的流通能力,预防因为大量的退保使得资金流通出现问题。在世界范围内,就有很多因为保险公司财务状况出现问题而导致破产的例子,我们要吸取教训。我国经济的再次崛起给保险资金的使用提供了活动的空间,怎样把资金的流通性、安全性和价值性有效的融合起来,对于保险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要合理的调整资金,建立规模投资效益;使用合理的方式来使用资金,杜绝混乱发生。

3.4 健全市场行为,严加管理,禁止非正当竞争给保险事业带来的压力

保险事业的发展需要公平的竞争,在现在的市场环境中,需要建立健康的竞争环境。所以,要合法经营,规范市场行为,不但需要保监部门严加管理,还需要保险公司的积极配合[3]。

4.总结

通货紧缩虽然会对经济和保险业造成威胁,但是只要我们能够仔细研究,根据实际情况,吸取经验教训,就可以在全球通货紧缩的情况下,获得质量和效益的大丰收。

参考文献

[1] 赵素萍.中国金融制度优化:评价标准与指标体系[J]. 时代金融. 2013(27)

[2] 汤子隆,任晓怡,祝佳,唐松.中国省域金融活动空间结构探索性数据分析[J]. 广东商学院学报. 2013(05)

[3] 马敬桂,黄普.货币供给、出口和需求冲击对通胀的影响分析[J]. 统计与决策. 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