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牛萍 字数:2969 点击:

摘 要: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一个进步,是一次图书馆发展的革命,既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也是向社会文明发展目标和塑造现代人文环境的靠拢。本文论述了图书馆免费开放的意义及其创新服务方式,免费开放后出现的问题及其对策。

关键词:免费开放;服务创新;宣传

1 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的意义

”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公共图书馆宣言》明确指出:“公共图书馆原则上应该免费提供服务”。1996年,国际档案理事会与国际图联共同发表了《北京宣言》指出两个专业“都肩负着共同的责任,那就是保护人类社会的文化知识延绵繁衍而不被割裂,并为其免费利用提供服务。” 2006年杭州、深圳等地的公共图书馆率先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一时成为社会的热点,很多网友还把杭州图书馆称为“史上最温暖图书馆” 。从2008年春节起,国家图书馆全面减免基本服务收费项目,之后,我国上百家大中型图书馆也加入了免费服务的行列,如首都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2008年10月,中国图书馆学会发布的我国图书馆界第一个行业宣言――《图书馆服务宣言》明确指出:“图书馆以公益性服务为基本原则,以实现和保障公民基本阅读权利为天职,以读者需求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向公众表达了我国现代公共图书馆对“免费、开放、平等”的公共图书馆精神的认同。2011年1月,文化部、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对全国公共图书馆全面推进免费开放提出了具体要求,要求2011年底之前全国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实行无障碍、零门槛进入,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全部免费开放,所提供的基本服务项目全部免费。从此,吹响了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的“集结号”。我国公共图书馆从低廉和象征性的收费,最终走向全面免费,既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也是向社会文明发展目标和塑造现代人文环境的靠拢。这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一个进步,或者说又是一次图书馆发展的革命。

2 公共图书馆免费服务与创新

图书馆的免费开放,不仅是吸引更多的读者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更重要的在于通过各种优质的服务,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和尊重知识的风气,不断提高全民文化素质。因此,图书馆必须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完成图书馆的神圣职责。

2.1 加强阅读指导和读者培训服务

一是阅读引导服务。据统计,一些县级图书馆由于购书经费的短缺,能提供读者利用的图书资料比较少,,加之工作人员对藏书缺乏宣传与推荐,缺乏阅读引导,致使多年来每年藏书利用率只达到10%左右,图书外借的零次率和一次率相加已达到85%。这说明有必要认真地改变我们的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因此,必须要加强阅读与推介,从而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丰富的馆藏文献资源,去发挥文献资源应有的效益。二是充分利用图书馆优势,对用户组织开展免费培训,帮助读者提高情报意识,掌握利用馆藏文献的本领和技能,以便更好的利用图书馆。

2.2 丰富馆藏资源,满足读者文献需求

面对信息时代海量的信息资源,读者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图书馆必须不断丰富馆藏资源,加大图书馆的信息量,才能向社会开展多样化、全方位服务。一是加大图书馆资源建设资金和运行维护经费的投入,在馆藏资源更新方面安排较充裕的资金,使各种馆藏资源不断更新,并在图书馆开展文化活动方面安排经费,确保免费开放后服务活动的正常动作。二是加强对网络信息资源的有序组织和开发利用,如建立以网络信息导航系统、提供信息搜索为主的搜索引擎服务,建设数字图书馆服务平台和相关数据库系统,提供更广泛的信息资源;利用网络实现全天候的网上电子资源服务和网上咨询服务,提供从文献全文检索到视频资源浏览。

2.3 实行总分馆制,实现资源共享

作为公共图书馆,建立总分馆制,实现资源共享,将成为图书馆免费开放的一个重要渠道。为解决障碍和零门槛进入图书馆带来的读者人数和供求等方面的矛盾问题,打造数字化平台,通过总分馆制建设实现通借通还,建立流动服务网点疏散读者流量,真正让图书馆走到百姓身边,依托共享工程和数字图书馆开展全方位的无障碍服务最大限度地缓解免费开放带来的供需矛盾。如广东省启动流动图书馆建设,济南市图书馆启动的流动图书馆,兰州图书馆在建筑工地启动的“农民工流动图书馆”,我们定陶县图书馆启动的流动图书屋等,都摸索出了一些成功经验,值得各级图书馆来借鉴。

3 免费开放后带来的问题及其对策

据统计,国家图书馆2010年与免费之初的2008年相比,读者到馆人次增长62.5%;文献流通册次增长79.02%;网站点击次数增长408.47%;各类咨询增长78.3%;办理读者证卡增长39.23%;公益性讲座场次增长49.7%。免费开放后的图书馆,光顾的群众与日俱增。因此,公共图书馆要对免费开放后的人流量、借阅量,对阅览环境的影响、安全防范、文献资源利用、服务能力和压力等问题进行充分的认识、认真的研究和科学的分析。

3.1 在“以人为本”服务宗旨的前提下实行科学的管理和有效的控制

要充分考虑免费开放后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和问题,制定切实可行、严谨细致的免费开放工作方案;制定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完善应急处置机制,确保免费开放后的公众安全、资源安全、设施设备安全。结合本馆实际,从文献保障、服务保障、安全保障、借阅规章制度等方面制订相应的对策和措施。通过科学的管理,最大限度地缓解因免费开放带来的供需矛盾。如深圳图书馆在免费开放初期,面对如潮的人流,及时增加馆员和安保人员对到馆人员进行疏导和引导。南京图书馆对全馆业务流程进行整合,通过科学的流程设置,合理调配人力资源,提高了工作效率。

3.2 加强宣传引导,促进免费开放

免费开放初期,很多市民群众还不知道,这就要求我们图书馆利用多种渠道、采取各种方式向广大社会民众进行大力宣传,扩大图书馆免费开放的公众知晓率。为了做到“免费不免质”。具体应做好三个方面宣传,一是对外宣传。利用网络、图书馆网站和当地的广播、电视、报刊、户外广告、手机短信等形式宣传,或在闹市区和群众相对比较集中的地段设立宣传点,通过悬挂条幅,解答群众咨询,散发宣传彩页的形式,向人民群众广泛宣传的时间、项目、内容等;二是对内宣传。业务主管部门、图书馆系统及图书馆学会,经常性组织一些相互学习、观摩活动,及时总结推广好的做法和经验。利用简报、信息、会刊等及时进行对上、对下宣传;三是举办各种读者活动。如图书馆服务宣传周、阅读朗诵比赛、 “十佳”书香家庭评选、“全民阅读基地”评选、“读书乐”摄影比赛等,都是宣传图书馆免费开放的有效途径;四是学习交流。通过举办与图书馆免费开放有关的年会、研讨会、论坛、学术交流会等,充分宣传展示各自的特色、亮点,在相互学习交流中取长补短,提升服务质量,创新服务品牌。

参考文献

[1]2011年中央安排18亿保障美术馆等免费开放.

[2]宁远.我国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的问题及对策探讨.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0)

[3]文化部,财政部.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