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物属性
  • 刊物名称:校园英语
  • 国内刊号:CN 13-1298/G4
  • 国际刊号:ISSN 1009-6426
  • 邮发代号: 18-116
  • 数据库收录:中国知网
  • 投稿邮箱:
      bianji@xiaoyuanyingyu.com
  • 作者:李秀东 字数:5162 点击:

    摘 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运用,信息获取方式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图书馆作为文化教育机构和社会文献信息中心,应拓宽服务领域,创新服务理念,强化服务措施,丰富服务内容,积极开展基于网络信息资源的深层次服务,提高图书馆服务效益,扩大图书馆服务的凝聚力。

    1 引言

    任何一种媒体技术的出现都在深刻地改变着世界,电视技术将人们的感官延伸到异地,互联网的崛起引领人们迈入信息时代,手机的出现让互联网走向移动化。如今,新媒体不断地以超出人们想象的传播形式主导着信息的流向,甚至成为人们的一种新存在方式。传播学家马歇尔.麦克卢汉所言“媒介即信息”以及“媒介是人的延伸”[1]已然成为当今新媒体时代的现实解读。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图书馆也开始不遗余力地利用各种新媒体技术进行资源建设与服务推广,例如文献[2]探讨了网络媒体和移动媒体在图书馆服务推广中的应用策略,文献[3]介绍了手机图书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案,文献[4]利用社会网络构建了一个数字图书馆服务模型。与此同时,技术与人文的博弈依然是图书馆人长期争论的一个话题,文献[5-7]都清晰地阐述了技术与人文的平衡对于图书馆发展的重要性。本文从新媒体对读者的影响,新媒体时代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模式以及图书馆优质资源建设策略几个方面进行了讨论。

    2 新媒体对读者的影响

    2.1 新媒体对读者的积极影响

    2.1.1 激发阅读兴趣。新媒体图、文、声、像集于一体,对读者全方位感官的刺激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与传统纸质媒体相比,新媒体直观形象的特点更容易吸引读者。

    2.1.2 提升阅读速度。使读者以前线性的思维结构为网状的思维结构。网络阅读材料是呈网状的,它们有利于激发个体的积极性,张扬个性,加快个体进入文本获取知识的速度。

    2.1.3 扩展阅读范围。媒体的超文本阅读方式提高了读者阅读的广延性。超文本阅读能使读者在阅读时获得与作品相关的大量知识,使阅读的范围、内容延伸得更广,获得信息的渠道更宽,速度更快。

    2.1.4 提高阅读积极性。新媒体所具有的交互特点提高了读者阅读的积极性。通过网络,人们可用QQ聊天,可传送电子邮件,可在论坛发贴。超越时空的界限,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对信息,人们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自主地甄别选择,甚至可以及时反馈修正,这会使读者感到获得话语权后的欣慰,提高了其阅读的积极。

    2.2 新媒体对读者的消极作用

    2.2.1读者对新兴媒体过分依赖。这种依赖不仅表现在对新媒体内容的依赖,同样表现在对形式的依赖,而且后者带来的危害更为严重。大家都有这样的经历,习惯性地打开电脑,习惯性地打开QQ,习惯性地到网上留言、看状态、分享内容等等。多数情况下大家都是没有目的地随便浏览信息,这样不仅浪费了时间,也浪费了精力。

    2.2.2 读者整体品位降低。网上内容鱼龙混杂,存在大量的垃圾信息。打开网页,很多垃圾对话框就会自动弹出,有时还无法关闭。在这样的环境中,读者被迫阅读了大量无用的信息。

    2.2.3 对青少年读者的影响最为严重,青少年读者面对各种不良信息的诱惑,不能确保其可以分辨得清孰真孰。

    总之,新媒体对于读者的影响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利弊兼有,它在为读者阅读带来便捷、互动、丰富的同时,也造成阅读的“趋浅”盲从等负面影响。图书馆只有正视读者新媒体阅读的现状,做优质资源的建设者,对读者加以正确引导,变“使用新媒体”为“利用新媒体”,,才能不断提升读者新媒体阅读的水平。

    3 新媒体时代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模式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新媒体是一种全新产业模式。它是数字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不断发展和创新的结果。新媒体融合了多种产业技术,对传统媒体等众多相关产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冲击作用,并促进这些产业的创新。就图书馆而言,它的发展总是伴随科技发展及人们需求变化而生存和发展的。媒体融合正成为大趋势,它深刻改变了信息传播的途径。由于新的媒体形态不断出现,影响力逐渐增大,导致传统媒体受众分流,图书馆的关注率和图书的借阅率都不同程度受到影响。要应对这种危机,就需要了解读者需求,寻找新的服务方式满足他们的需求。因此图书馆人必须看清趋势,增强自身危机意识和发展意识,抓住机遇把握潮流,通过各种方法和技术来增强图书馆竞争力。

    3.1 移动信息服务

    移动信息服务是指依托成熟的互联网、无线移动网络以及新媒体技术 使用户不受时间、空间和地点的限制,通过各种便捷的移动设备如手机、手持阅读器等方便灵活地进行信息浏览、查询和获取信息资源的服务。移动信息服务因其信息获取的灵活性将成为图书馆未来信息服务发展的最主要形态,其中包括读者状态查询、短信通知、短信参考咨询、数据库检索、读者指南浏览乃至文献全文访问下载等。移动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能力,读者借助于网络平台可以轻松自如地使用无线链接技术,享受图书馆移动的无线的开放的信息服务。

    3.2 数字参考咨询服务

    数字参考咨询在新媒体时代是一个综合的资源、技术、服务系统,它是参与共享知识与理念,将信息服务真正与读者需求环境相结合,并随环境改变而随时调整的信息服务方式。比如采取可视咨询、在线咨询、互动咨询、实时咨询等,为读者提供动态、实时、高效的服务。其主要表现形式为实时交互式、专家式、异步式、合作式等数字参考咨询服务,其中合作式咨询服务最具特色也最有代表性,它是由多个图书情报机构联合形成的分布式虚拟信息咨询服务网络,以众多机构的馆藏信息资源和庞大的网络信息资源为依托,以各机构的资深参考咨询馆员和学科专家作为后盾,在全球网络搭建的桥梁上,通过数字信息参考咨询系统,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提出问题的任何读者提供信息参考咨询服务。

    3.3 读者个性化信息服务

    读者个性化信息服务是图书馆在新媒体环境下,对读者个性化信息需求进行智能分析并主动向其推送和跟踪的服务。对读者进行个性化信息服务一般要针对其个性化需求定制互动式的服务方案 ,采用多种数据分析技术,向读者及时主动准确地提供所需的信息资源,并根据读者的反馈进行修改,完善并推荐结果,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根据读者个性化需求设定服务方式,借助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对信息进行搜集、获取和传播,最后达到信息资源创新和利用的目的 其中包括个性化信息推送、个性化智能代理、个性化信息定制、个性化数据挖掘等服务内容。

    3.4 数字电视图书馆服务

    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在数字电视发展的今天得到了进一步的延伸,图书馆可以利用数字电视的交互功能,开发相应的接口,将数字电视与数字图书馆连接起来 读者通过数字电视即可享受到数字图书馆带来的便利服务,如查询自己的借阅情况、检索图书馆馆藏资源、阅览电子书刊、预约和续借图书、欣赏图书馆视频、点播经典曲目剧目、聆听图书馆虚拟讲座等。目前,在数字电视上开辟栏目的图书馆有许多,如国家图书馆、天津图书馆、深圳图书馆、杭州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其中国家图书馆制作的数字电视“国图空间”,包括百年国图、书刊推荐、馆藏精品、文津讲坛、经典相册、图说百科等节目,充分展示了数字图书馆的双向交互式服务。

    4 图书馆优质资源建设策略

    4.1 实现图书馆网络的合理布局

    图书馆资源优化配置的前提就是图书馆网络的合理布局。在新媒体时代,我国图书馆馆网设置与布局方案的设计,必须与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总体思路相一致。个人认为,我国的数字图书馆,应该是以数字化的实体图书馆为基础资源,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设施,面向社会提供数字化文献信息和其他相关信息的开放系统。图书馆网络设置与布局的调整,必须与馆藏结构的优化联系起来通盘考虑,才能使馆网布局适应图书资源建设的总体目标,适应开发、利用和开放图书资源的需要。

    4.2 馆藏结构实现整体优化

    图书馆资源优化配置的主要策略包括:①提升图书采购工作质量与水平,同时提倡多种资源的整合互补。②突出馆藏特色优势,要从各图书馆的不同类型、层次、所在地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状况等出发,构建能突出其特色和优势的馆藏结构。③关注读者需求。要持续开展读者需求调查,全面和准确把握用户的需求状况及其动态趋势,并据此适时微调馆藏结构。④比例配置 要合理设计各馆馆藏中不同门类图书的大致比例,以使其能全面、深入、立体、多侧面地满足社会各方面和公众利用的需求。⑤馆藏数字化开发、利用。按照建设数字图书馆、全面开放型公共馆的思路,思考馆藏结构的优化升级。⑥资源共建共享 现在各馆都引进数字资源,我们除通过购买、自建、试用、使用免费数据库等途径之外,还可通过资源共建共享来实现整体优化。

    4.3 为新媒体阅读提供优质的阅读内容

    公共图书馆服务于市民、服务于社会,是国家赋予的责任。在新媒体时代,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建设水平、应用水平以及服务水平直接关系到广大市民的切身利益,而这一切在当今社会都需要借助数字出版等相关技术的支持。公共图书馆必须承担起社会公益责任,想公众之所想,急公众之所急。 从这个角度看,无论是新媒体阅读还是传统阅读都要让读者有好书可读。为此,图书馆需要设立读者基础阅读书目,并推广分级阅读,而这里的分级阅读主要是针对文学、科普、知识类图书,引导读者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通过设置网站导读,开展读书活动等途径吸引读者多读书、读好书。另外,为读者提供优质的阅读内容非常重要,这也是图书馆的社会责任。图书馆为读者提供的新媒体阅读内容,应做到严把审核关,去伪存真,把对读者有害的淫秽、色情、暴力等内容屏蔽干净,提供适合的绿色阅读空间。此外,青少年的新媒体阅读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因此,我们要提供一些针对青少年的新媒体阅读平台。

    4.4 搭建新媒体阅读平台

    长期以来,公共图书馆如何发挥其应有价值便捷地服务于公众,利用政府投资搭建的数字出版平台服务社会,让图书馆成为广大市民的终身学校,一直是图书馆行业的热门话题。 在新媒体时代,这一话题则升级为如何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快速提高大众阅读的效率和能力。在此背景下,各级公共图书馆应积极搭建新媒体阅读平台,不断创新服务形式。图书馆在利用新媒体方面最主要的是加快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进行数字图书馆的研发,2011年国家图书馆二期工程暨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经国务院批准立项,并作为我国“十五”重点文化建设项目。截至2011年9月底,国家数字图书馆资源总量已达460TB,其中已发布的资源量占数字资源总量的76.7%.数字图书馆将建设海量分布式公共文化资源库群,搭建以各级数字图书馆为节点的数字图书馆虚拟网,建设优秀中华文化集中展示平台,开放式信息服务平台和国际文化交流平台,最终实现国家数字图书馆的服务惠及全民,切实保障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 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数字图书馆在文化建设中引导社会、教育人民和推动发展的功能。数字图书馆将通过新媒体使图书馆服务的覆盖范围扩展到互联网、手机、电视、智能移动终端等,实现全媒体服务。移动数字图书馆是数字化图书馆的深化延展项目,读者可以通过随身携带的手机、电子阅读器随时随地阅读,并且通过无线网络功能,读者还可以在全球任何地方随时进行借阅。这样不仅方便了读者的阅读,同时也提高了图书馆的利用率及全民阅读率。

    5 结语

    新媒体的兴起与飞速发展不断地改变着人们的信息消费方式、生活方式,甚至影响人们的思维,其概念的变化性也必然会催生一系列新的信息消费需求。作为公众文化产品的提供者,图书馆在积极地走向新媒体化道路的过程中,必须对传播方式的改变保持清醒的认识,以科学的新媒体思维重新审视自己的服务理念与服务方式,并随时代的变化不断地做出调整,惟其如此,才能让图书馆事业在新媒体时代保持长久旺盛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马歇尔.麦克卢汉. 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 商务印书馆,2009

    [2]张文彦. 新媒体在图书馆服务推广中的应用. 图书馆杂志,2007( 6) : 19—21,29

    [3]程孝良,李勇,钟刚毅等. 基于移动通信技术的手机图书馆:理念\设计与应用.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9(9) 63—66

    [4]袁莉. 社会网络与数字图书馆服务模型. 图书情报工作,2010( 3) : 51—54,88

    [5]王子舟. 未来图书馆学发展的理性走向. 中国图书馆学报,2003( 5) : 5 —10

    [6]孙海侠,孔涛. 传统抑或现代—戈尔曼关于传统图书馆学与现代技术的辩证理念解读. 图书馆杂志,2004( 8) : 65 —67

    [7]范并思,兰小媛. 信息技术冲击下的图书馆人文思潮. 高校图书馆工作, 2005(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