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物属性
  • 刊物名称:校园英语
  • 国内刊号:CN 13-1298/G4
  • 国际刊号:ISSN 1009-6426
  • 邮发代号: 18-116
  • 数据库收录:中国知网
  • 投稿邮箱:
      bianji@xiaoyuanyingyu.com
  • 作者:许花 字数:3497 点击:

    摘 要:随着社会环境的信息化,以网络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给传统公共图书馆带来了挑战,也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发展空间。本文就信息化环境下传统公共图书馆如何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几条措施,以期为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字:公共图书馆;信息化;可持续发展

    在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图书馆对于知识、信息、文献的保存和传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的公共图书馆是指那些业务上有文化部门负责协调指导,地方政府提供财政支持、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各级图书馆。公共图书馆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公共服务设施,它承担着社会公益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职责。公共图书馆旨在不断满足现代社会公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已成为公民获取精神食粮的重要载体。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公共图书馆迎来了一个全新发展的时期。互联网技术、多媒体技术和数字存储技术等使现代社会的信息服务泛化,对公共图书馆的服务价值提出了巨大挑战。传统的公共图书馆已不能适应读者越来越广泛的信息服务需求,先进的信息技术为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延伸和创新提供了更多可能。同时发展已成为当前社会前进的基本要求和主旋律。所以在信息化环境下,传统公共图书馆要保证持续发展,必须顺应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和读者新的信息服务需求,积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 树立信息服务理念,拓宽服务功能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要保证公共图书馆在信息化环境下持续发展,就必须转变传统的图书馆服务理念,树立全新的信息服务理念。要转变服务理念首先必须摒弃闭关自守的传统服务观,信息技术使现代社会服务可以跨越时间、空间的限制,所以公共图书馆应树立在时间、空间、服务内容、方式方法上的全方位开放的服务观。其次树立新的信息资源观。网络技术的发展拓宽了信息资源范畴,其内涵除了包括传统的文献资源,还包括电子文献、网络信息、声、像等多媒体信息和非正式渠道信息,这些都是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应是能向读者提供多种类型的知识信息和多种类型服务的综合型服务。除此之外还应克服注重发展信息基础设施和扩建新馆,不注重全面提升信息服务软实力。

    随着时代发展和读者要求的提高,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成为公共图书馆新的服务出发点。图书馆还应不断扩展服务功能,除了提供印刷品服务,还可以提供电子媒介服务以及网络服务。如为用户提供导读服务、现代图书管理信息系统使用方法的培训服务、网络使用培训服务等。图书馆要日渐成为一个能够开展借阅文献、检索信息、读书娱乐、读者培训、举办会议、开设展览等多种服务的活动场所。因此,新时期的公共图书馆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电话咨询、网页展示、因特网联接、数据库检索等手段,向读者提供更便捷、快速、高质量的服务。

    2 发展虚拟馆藏,构建新型文献资源体系

    馆藏资源是公共图书馆的核心资源,馆藏的多少是衡量一个图书馆好坏的重要指标。传统公共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包括纸质文献和物理载体形式的电子文献,这些都是实体文献资源。

    随着社会环境信息化,传统的图书馆藏已不能满足读者越来越多的信息获取需求。因此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和范围及存在形式都应有所扩展。现代信息技术使虚拟馆藏成为可能。虚拟文献既包括存贮在特殊介质上的数字化形式的文献也包括在互联网上传递的文献(也叫网络资源)。信息时代的公共图书馆应是集印刷型与电子型资源于一体的新型图书馆,既有现实馆藏又有虚拟馆藏,既有现实文本又有超文本。这种馆藏新格局就是把传统馆藏和虚拟馆藏有机结合,实现馆藏资源互补,构建实体、虚拟一体化的新型文献资源体系。除此之外,加强馆际合作,实现网络环境下的文献资源共享,也会极大丰富和发展公共图书馆的馆藏资源。

    当然,馆藏资源的变化会相应地引起图书馆采访、编目、业务外包等工作的变化。虚拟馆藏的收集决定了采访工作会包含越来越多的电子采访,编目的对象自然也会增加了网络虚拟资源。新的工作技术标准也需要被制订以更好地适应公共图书馆新型的文献资源体系。

    3 发挥政府主导职能,推动信息服务一体化建设

    政府作为公共图书馆的主管部门,对公共图书馆在信息环境下的可持续发展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政府不但应为公共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更应该为各公共图书馆的共同可持续发展制定可行性战略。

    在信息化社会,公共图书馆之间合作发展是趋势,而信息化技术又为各个公共图书馆的合作提供了可能性和现实性。公共图书馆之间应建立多种服务模式为一体的信息联盟体,即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一体化。目前,我国图书馆信息服务一体化的问题在于多数公共图书馆都只在使用自己的服务资源和设施。要使服务一体化,现代信息服务资源和设施(包括基础设施)所需投资比较大,这不是一个或几个图书馆可以做到的。这就需要政府发挥主导职能,给予更多的资金支持,并采取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以推动公共图书馆一体化建设的更快发展。一体化建设虽然投入多,但它可以更好、更快地满足读者的高需求,是一种高效、节约、创新的服务模式。

    具体到信息的应用方面,资源的共享无疑是图书馆信息服务一体化的重要环节。因此,建立不同层次的信息联盟体,加强区域间协作,共同开发和享用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另外,,使用统一的自助化系统,数据库共建,开发和建立大型国家级数据库,如书目库,各种报纸文献数据库、商情库等,在加强网络建设的基础上,形成规模性的资源共享体系。

    4 引进先进信息设备,加大信息技术投入

    公共图书馆要实现信息化环境下的可持续发展,不光需要优良的馆舍,还需要引进先进的信息设备和加大技术投入。先进的信息设备是公共图书馆由传统图书馆向复合型图书馆转变的基础条件,包括硬件设备和软件设备。硬件装备指用于文献信息的采集、加工整理、检索、传递、交流、获取所需的计算机设备、通讯设备、网络设备等;软件装备包括高质量专业化的数据库、应用软件和管理技术等,尤其是资源的优化配置、交互式开放性网络管理软件等,这些在实现公共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中比硬件更为重要。

    当前对公共图书馆来说主要任务是及时引入新技术,使信息技术成为公共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支持。通过引进新的计算机技术,加强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研究,增加馆内互联网、无线网络的覆盖率,不断完善和改进数字图书馆的信息服务系统,最终实现图书馆建设模式、服务模式和管理模式上的创新性革命。通过完善数据库的建设提高信息资料的导航水平,建立自助化管理系统,其中,“24小时自助图书馆”的建设是信息化图书馆的一个重要体现,自助式服务不仅实现了图书馆的智能化、网络化管理,也打破了传统图书馆时间、空间的界限。发展网上咨询和数字化咨询服务,提高公共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水平和效能。

    5 引进信息人才,培养馆员信息素质

    要实现公共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保证图书馆人才队伍的可持续发展。而信息化社会环境推动公共图书馆逐步向全方位的信息化图书馆转变。信息化图书馆的重要核心在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这就需要解决目前公共图书馆存在的信息人才短缺的问题。图书馆学、情报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是从事图书馆工作必备的基础,但信息化图书馆要求馆员在具备图书情报知识的同时,还应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管理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各方面的知识。所以培养和引进懂得现代信息技术的信息人才成为公共图书馆面临的当务之急。一方面图书馆应加强对现有馆员的信息化知识培训,以短期岗位培训、学术交流或参观学习、考察访问等多种形式,开展对馆员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加工知识等的培训,提高馆员的整体信息能力。其次在吸收新员工时要侧重新进人员信息知识的考察,与高校图书馆相关专业如图书馆学、情报学和信息管理等专业加强合作,注重既懂图书情报学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的引进。

    其次信息环境下,公共图书馆馆员的培养应从图书情报知识的学习转向信息素质的发展。加强馆员的信息素质的培养,使他们不仅具有图书馆专业知识,又有计算机、网络知识,同时还具有敏锐的信息意识和独立获取信息的能力,提高馆员信息竞争优势,形成公共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参考文献

    [1]初景利.复合图书馆理论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12

    [2]王频.图书馆服务体系构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3]杨成成.新形势下图书馆发展方向探析[J].中国科技博览.2009(20)

    [4]粟慧 杨福康.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策略[J].图书情报工作.2002(2)

    [5]娜琴.浅谈公共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J].内蒙古图书馆工作.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