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唐芳贵 字数:3678 点击:

摘 要:网络群体性事件作为转型时期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心理学的因素在其中是普遍存在的,分析这些因素在事件中的作用是网络群体性事件研究的应有之义。在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进程中,信息因素和心理因素贯穿始终,主导着事件的发生发展。就其心理机制而言,网络群体性事件发生发展应是一种事件信息与网民心理螺旋演进机制,即事件信息流和网民意识流螺旋演进、互生共振,渲染网民情绪、激发网民动机、形成群体意识和心理,制约网民群体行为的性质、规模和走向。

关键词:网络;群体性事件;心理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重点资助科研项目(12A021)

近年来,我国社会群体间的利益分化与冲突日益加剧并呈现出集聚效应,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快速增长和规模的迅速升级。目前学界较多地从国家的体制性结构、转型期的社会权利结构、个体的权利意识和行动能力的视角来研究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逻辑,但较少有学者从心理学尤其是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机制。

网络群体性事件作为转型时期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心理学的因素在其中是普遍存在的,分析这些因素在事件中的作用是网络群体性事件研究的应有之义。这基于以下两点:一是,不管是作为事件参与者的个体行为还是群体行为,总是由个人来做出决策,个人在做出决策时总存在着心理活动与社会认知过程,深入剖析这些心理因素、认知过程与个体行为、群体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二是,不管是心理因素还是社会认知过程,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心态背景下发生的。故从心理学视角对网络群体性事件进行阐释,可以更好地解释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逻辑,进而为网络性群体性事件的治理奠定学理基础。

在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进程中,信息因素和心理因素贯穿始终,主导着事件的发生发展。就其心理机制而言,我们认为,网络群体性事件发生发展应是一种事件信息与网民心理螺旋演进机制,即事件信息流和网民意识流螺旋演进、互生共振,,渲染网民情绪、激发网民动机、形成群体意识和心理,制约网民群体行为的性质、规模和走向。其中,螺旋的含义是指,事件信息流和网民意识流在演进中会出现多数方越来越强势、少数方越来越弱势的螺旋式过程;共振的含义是指,在群体中信息流和意识流互生互动会产生一种特殊的心理信息——爆点信息,此心理阈限信息往往决定着网络事件的性质和走向。

事件信息与网民心理螺旋演进机制具体分析如下:

1 信息流螺旋式演进机制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信息流演进有三个梯层:群体意识唤醒→群体心理形成→群体行动。

1.1 群体意识唤醒

起因事件发生时,网民是偶然“碰见”,系自发的、或然的聚集。由于此类事件往往强弱显著、冲突明显,围观网民会本能地表现出对受害方的同情、对加害方的义愤等正常反应,相互间交流、议论、求真,信息进入传播轨道。这个过程可长可短,取决于事件的严重度、关键信息的冲击力、民众心态的失衡感以及政府部门的可信任度。

此时信息传播具有以下两个特征:一是网民是信息传播的主体,网民是偶然“碰见”事件的发生,自然表现为围观心态,其关注焦点集中于对事件的描述、介绍,偶或有评论。二是信息容易失真,网民为突出“主题信息”,可能随意加工、处置各种“条件信息”,故意放大有利信息、遮蔽不利信息。

1.2 群体心理形成

此时信息流的演进具有以下表现:

一是关键信息出现。由于难以从主流媒体或者官方处获得权威信息,民众情绪变得焦虑、不安,迫切期望通过其他渠道填补信息黑洞。为了增强信息的可信度,满足说服欲、操纵欲,网民会依据经验偏好,对信息进行主观加工甚至编造。信息重心也由单一的真相追究转为与事件相关、民众密切关注的社会问题,“关键信息”形成。关键信息的解读往往触发民众社会心态阈限,使得网民群体由单纯的看客转变为权益抗争者。

二是意见领袖出现。所谓意见领袖就是在网络信息发布、传播和增殖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的人,可以是一个人,也可能是一个团队。他(们)是网络舆论的中心,动员、组织、协调成员的意识与行动,对网络舆情和群体行为的走向具有重要影响力。网络意见领袖的出现表明事件已经由自发升级为组织化。

三是群体心理形成。群体心理一旦形成,成员就会出现极化和去个性化的倾向。责任感、集体精神使成员抛弃自我,使义无反顾的投入获得了道义和道德的心理支持。在网络公共领域,一方的呼声越来越大,另一方则越来越微弱直至消失,双方力量的消长呈现螺旋式发展,导致群体成员倾向采取一致的极化行为。

1.3 群体行动

此时,群体情绪多是焦虑、不安、愤懑、易怒但又不知所措,变得非常亢奋、敏感和轻信,个体的理性思维、社会责任感、自我控制力严重下降,甚至出现暴力和破坏等本能宣泄主宰群体行为的情况。信息流演进特点如下:

一是目标由表及里,对象由虚至实。信息目标指向转移,开始针对事件真相背后的体制和权威,尤其是被认定为凶手或帮凶的官员。网民诉求呼声逐渐高涨,诉求对象逐渐由具体事件上升至政府权力运行、体制改革等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在对象转向政府和权力后,群体活动场地就由网络移至街头和政府机关所在地。场地转移是事件升级的标志之一,进入万众瞩目的社会公共领域后,群体成员更容易激发出表现欲和英雄主义,群体行动也就更容易走向暴力和破坏。

二是心理超越信息,行为替代语言。在我国现阶段,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大多有一定的或然性,组织化的群体领袖并不存在,当起因事件突然发生时,往往出现动员过度却有序欠缺的混乱局面。因此,在群体性事件发生时,网民是一致信谣、传谣、造谣,相互传染、模仿和盲从,群体心理已超越信息,信息显然无法满足心理爆发,唯有言语暴力和行为暴力才能宣泄不满和愤怒。

2 意识流螺旋式演进机制

在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网民的情绪也呈现出一种螺旋式演化态势:共情→焦虑→愤懑→激情。

突发事件事发突然,饱尝失衡感、剥夺感和愤懑感的底层民众相信这是一个情绪表达、释放、宣泄的机会。持久的焦虑会使这种不安、恐惧情绪蔓延为群体的愤懑。这既有对当事人蛮横无理的敌视、仇恨,更有对政府处置的低效、偏颇和无为的不满与气愤,于是对信息期待升级,对自我与群体行为预期提升,集体效能感得以循环强化,进而激发、维持着群体的行为动机,使得事件处理愈来愈艰难,诉求满足愈来愈困难。就此时而言,冲动、易怒的心理处于支配地位,情绪化反应主宰了网民的认知与心理,直至群情激昂、冲动和肆意妄为,过激行为愈演愈烈,导致群体的激情释放和暴力狂欢。

3 心理信息爆点——心理与信息的共振

在信息和心理螺旋式演进中,最能刺激网民神经、触动民众失衡心态、引发群体行动的信息阈限,我们称之为“心理信息爆点”,在事件发展过程中有着决定性价值,影响着整个事件的性质和走向。此类信息往往具有以下几种特性。

3.1 涉及命案

通常所称的“命案”,主要包括杀人和伤害致人死亡案件。中国自古以来认为人命关天,此类事件对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强烈的冲击力,对民众的人身安全和心理安全具有重磅的威胁力。命案一出,通常会引起民众的跟踪性关注,即时议论纷纷、谣言四起,导致民众心理焦虑、不安,积累负性心理能量。湖北石首群体性事件的起因就是一起非正常死亡案,面对诸多疑问,警方的解释未能成功说服死者家属和公众。在长达约80个小时内,一方面是政府的新闻发布语焉不详;一方面是网友借助非正式媒体发布信息、探寻真相。据不完全统计,此段时间里,体现政府立场的新闻稿只有3篇,而一网站的贴吧中就出现了近500个相关主帖。

3.2 涉及权贵

在网络群体性事件中,一旦起因事件的侵害方涉及权贵,立刻会激发网民严重关注和极大兴趣。虽然社会底层民众对体制与官员大都采取忍气吞声、敢怒不敢言的隐忍态度,但群聚起来的匿名群体则会发出激烈的抗争。这时候,光鲜衣着、豪华轿车等权贵身份象征物就成为民众的 “眼中钉”,一些权贵习惯性的、炫耀性的“雷人语”对群体性突发事件来说更是火上浇油。如,某海事局党组书记猥亵女童后自称“我是 XX 部派来的,级别和你们市长一样高,你们这些人算个屁呀! 敢跟我斗。” 等等。

3.3 涉及女性

涉及女性的事件容易刺激老百姓神经,激发民众的道义感、责任感和英雄主义,对于女性的伤害尤其能够增强民众想象的空间。在网络谣言的传播过程中,关于女性伤害案件的离奇细节,对于渲染、激化网民情绪具有非常重要的助燃作用。因此关于女性的伤害案件一直是网络群体性事件的主要导火索之一。这一元素在贵州瓮安事件中得到了充分体现。瓮安县初二女生李树芬非正常死亡,三位当事人都证实李系自杀,其家属开始亦无异议,但随后该事件在县城出现更多的传言,谣传李女为当事人奸杀,并言之凿凿地“找到”出事现场、李女的内衣及精斑,而三位当事人身份则被“证实”为高官亲属,更有省厅官员命令县城警察摆平的现场电话等“关键证据”,使得一度安稳的事态出现逆转,直致发生群体性事件。

参考文献

[1]曹英. 群体性事件中的信息传播流程、节点与心理接受机制[J]. 河南社会科学,2009(1):133-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