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坤 字数:2932 点击:

摘 要:警察执法过程中,存在组织和个人两个层面的风险:前者包括决策风险和社会风险,后者包括生命安全风险和心理风险,四种风险是相互交织、紧密联系的。为此,公安机关必须进行有效的风险控制,减少这些风险对警察身心健康造成的伤害,以及对公安工作产生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警察;执法;风险;控制

风险(risk),是指某种损失或不利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大小,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危害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德国社会学家贝克指出,现代社会已进入一个“风险社会”,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对人类的生命与健康构成了巨大威胁。当今各行各业都应重视“风险控制”,即采取各种措施和方法,消除或减少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或者减少风险事件发生造成的损失。

警察是个高风险的职业,公安机关的性质和职能,决定了警察的工作往往与艰苦、紧张和危险紧密相连。警察在执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面临一系列风险,对其生命安全与心理健康构成巨大威胁;同时,公安工作中涉及到大量的决策,一旦决策失误,可能造成严重的负面社会影响。为此,有必要对警察执法过程中的风险加以梳理,分析这些风险的原因与影响,提出防范和控制风险的对策,帮助公安机关尽可能减少警察执法过程中的各种风险,维护警察身心健康,确保公安工作有序开展。

1 警察执法过程中的风险构成

作为打击违法犯罪和维护社会稳定的中坚力量,警察与社会上大多数职业相比,工作环境更加复杂,承担的风险更多更大。笔者认为,警察执法过程中的风险,是由组织和个人两个层面、相互交织联系的四种风险构成的。组织即公安机关,承担的风险主要有决策风险和社会风险;个人承担的风险主要有生命安全风险和心理风险。如下图所示:

1.1 决策风险

决策风险是指警务决策导致不利结果的可能性。警务决策不仅是个人决策,而且更是一种组织决策,体现的是公安机关这一组织的目标和意图。由于警务决策往往是在时间紧迫、资源有限、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做出的,具有决策目标动态权变、决策环境复杂多变、决策信息严重不对称、决策步骤非程序化等特点,因此风险性极高。一旦决策失误,将会导致难以预料的不利后果。例如在解救人质的过程中,警察向绑匪开枪或不开枪都存在风险——开枪可能误伤人质,不开枪可能错失良机;群体性事件处置过程中,使用或不使用警械都有导致现场局面失控的风险,等等。可以说,警察执法过程是一系列决策的组合,必定带有决策风险。

1.2 社会风险

社会风险是指警察执法活动产生负面社会影响的可能性。警务决策既是公安机关的组织决策,又是通过警察的具体执法行为加以实施的。由于公安工作具有很强的社会性,警察的一举一动都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一旦执法过程出现失误或过错,很容易被群众质疑和媒体曝光,引发社会舆论的负面评价,导致人民群众对警察不信任、对公安工作不支持,激化警民矛盾,甚至爆发对立冲突,为警务决策带来新一轮的风险。

1.3 生命安全风险

生命安全风险是指警察执法活动危及自身生命安全的可能性。警察在执法过程特别是在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中,必然遭到执法对象及其亲属不同程度的怨恨、反抗甚至暴力袭击,经常面临受伤甚至牺牲的威胁。当前,警民关系与执法环境趋于恶化,警察执法时群众不予支持,面临危险时群众冷眼旁观,进一步加大了警察的生命安全风险。据中国警察网统计,新中国成立至2012年,全国警察因公牺牲12312人,其中2008-2012年因公牺牲2204人,因公负伤16821人,平均每年441名民警因公牺牲,3364名民警因公负伤。可以预见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社会治安形势将依然严峻,警察在执法过程中将持续面临较大的生命安全风险。

1.4 心理风险

心理风险是指警察职业给个体的心理上带来伤害的可能性。公安工作的高强度、高负荷使广大民警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加上长期接触各种违法犯罪现象和社会阴暗面,对警察的心理健康造成了负面影响,容易导致焦虑、厌倦、易怒等不良情绪。民警面对犯罪现场的惨象、群体性事件时的围攻、武器动用后的血腥冲击、执法过程的无力、事业发展的受阻等等由警察职业所带来的创伤性事件,可能对民警造成心理上的不良影响,严重者可能造成急性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焦虑症、抑郁症、人格改变等,甚至做出自杀或伤害他人的行为。

1.5 四种风险之间的关系

警察执法过程中,组织与个人层面的四种风险是相互交织、紧密联系的——由于公安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公安机关的警务决策往往是在紧急状态下作出的,决策本身就存在失误的风险;而警察在实施决策时,同样难免出现失误和过错,对公安机关的形象造成负面影响,恶化警民关系和执法环境,引发社会风险;而这些组织层面的风险,在警察作为个体的执法活动中,又转化为对警察个人的生命安全风险与心理风险,对民警的身心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警察长期处于不良工作状态下,难免出现急躁、冷漠等负面情绪,影响警务决策与执法工作质量,导致群众不满意、不支持,陷入了风险叠加的恶性循环。

2 警察执法风险的控制

针对警察在执法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风险,公安机关必须对其加以有效的风险控制,减少这些风险对警察身心健康造成的伤害,以及对公安工作产生的负面影响,避免上述恶性循环的发生。

2.1 生命安全风险控制

公安机关要加强自身队伍建设,落实“三个必训”制度,大力提升公安民警的技战术水平和自我保护能力。坚持抓好体能训练和警械使用、擒拿格斗、查缉等技战术训练,增强民警处理各种复杂突发情况的应变能力,有效控制生命安全风险,减少民警伤亡事故的发生。

2.2 心理风险控制

公安机关必须高度重视对警察心理健康的维护与心理危机的干预,建立相应的心理健康维护机构,使警察心理健康维护常态化。通过走访谈心、心理测评等方式,及时查找出有心理问题的民警,确定重点帮扶对象,建立心理档案,通过危机干预和心理治疗,消除其潜在的危险性,如自伤、自杀、伤害他人等暴力行为或向精神症状转化的危险。

2.3 决策风险控制

公安机关要牢固树立“情报信息主导警务”的理念,充分发挥情报信息先导作用,通过广泛收集、分析和使用情报信息,提高警务决策的正确性、科学性,减少因决策失误造成的不必要损失。同时,在信息有限的紧急状态下作出的警务决策,其后果往往是常人难以预估的,因此,这些决策风险造成的不利后果及相关赔偿,应当由国家而非民警个人承担。

2.4 社会风险控制

当前警民关系不和谐,除了人民群众对警察的过高期望与职业偏见外,更多地还是要从公安队伍自身找原因,比如打击违法犯罪不力、对群众吃拿卡要、执法态度简单粗暴等。未来,公安机关应当加强对广大民警的教育培训,提高警察职业道德与执法水平,培养其公安群众工作方法、群体性事件处置等基本技能,增强舆情应对能力,尽可能减少执法不当造成的负面社会影响,树立公安队伍的良好形象。

参考文献

[1]刘丽.民警执法风险管理机制探析[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13(3):42

[2]饶俊新,李书君.现阶段我国警察职业风险初探[J].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6(4):61

[3]邓国良.解读警察的职业风险及其防范[J].江西警察学院学报,201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