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anji@xiaoyuanyingyu.com
摘 要:随着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英语教学有必要去探讨如何解决教学手段单一化,学生对英语教学的方式和形式不敏感,对英语学习兴趣不足等问题。本文通过VR技术与外语教育的结合,构建高职VR大学英语多模态教学体系,为数字化新时代外语教学提出理论构建,解决外语教学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大学英语;虚拟现实;多模态课堂
作者简介:史红敏,郭浩儒,罗娅,贵州盛华职业学院。
随着外语教改的进行,高职英语课程定位逐渐清晰、课程教学标准日趋完善,但仍存在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高职英语教学无法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无法让学生在情境中、兴趣中学英语。随着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英语教学开始探索数字化时代适合高职学生兴趣需求的教学模式。
一、多模态教学理论研究
20世纪90年代,Kress与Leeuwen提出了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并对多模态教学模式进行了设想,指出语言学习应通过多种符号,借助多种教学模式进行共同刺激,使学习者的各类感官得以促进,以此来突破单一的文字模式在教学中的局限性。伦敦小组于1996年提出了多模态教学概念,主张利用网络、动画、图片及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使学生调动各个感官进行参与。多模态理论由此提出,并开始了其在教育领域的丰富发展。顾曰国指出,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内化可以通过恰当模态转换而增强。只有构建多模态的教学体系,才能打通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才能帮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里高效率的学习英语。这是高职大学英语教学最需要构建的新教学体系。以往高职大学英语的改革着力于管理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改革、教材内容改革,但都收效甚微,原因就在于没有充分认知语言学习的规律,充分认识建立多模态教学体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目前,学界对多模态教学理论没有确切的定义。结合以往学者对多模态教学理论的阐述,本文将多模态教学理论定义为讲授者调动学习者两个或以上的感官与外界互动,从而使学习者获取信息的一种教学理论。
二、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高校英语教学的现状
我国高职英语课程信息技术经历了电子视听设备教学、计算机辅助英语课程教学、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技术教学四个阶段。外语教学虽然经历了此四个阶段的发展,但对于外语教学来说,最大的难题却是共性的,即无法给学习者提供充分体验和使用语言的环境。尽管专家与学者们对此进行了大量的尝试,但依然没有找到可行的教学载体,来营造外语学習的语言环境。VR技术能创建逼真而富有情境感的语言学习环境,为语言学习者提供沉浸式的学习体验。因此,VR技术的出现,为尝试解决此难题带来新契机。
国家教育信息化战略,极大推动了VR+教育的发展。目前,全国已有30多个省的上百所高校建设并开展“VR+英语教学”的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目前VR多以碎片化的方式进行嵌入,进行了VR课程化的尝试。没有专门的VR教材及VR教学课件,缺乏VR多模态教学体系支撑,没有进行课程VR化的尝试。如何利用VR技术构建不同于传统的全新的高职英语教学系统,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多模态教学体系的构建
(一)VR多模态教学设计框架
VR多模态教学设计框架为课程开展做准备,由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估与反思诊断构成。
第一为教学目标。根据VR英语教材,,以素养立人为抓手,梳理思政目标。分析学习者特征,根据学习者学情,确立语言技能目标。
第二为教学设计。根据教材各单元主题,创设VR环境,包括主题单元的物理环境,交际时呈现的社会文化环境。设计VR与教材、教学的有机融合。
第三为教学实施。学生个体进入VR环境中,通过VR中虚拟人机互动,沉浸式体验VR中语言,并在VR场景中有效习得语言。VR学习者回到现实中,进行场景再现互动并反馈。师生互动,升华VR体验内容。
最后两部分为教学评估与反思性诊断。云平台实时成绩反馈,给出学生即时形成性评价。通过形成性评价数据,教师可了解学生语言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任务完成情况、重难点掌握度。学生可了解自己的语言初始水平、提升情况和需进一步改善环节。据此,可指导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二) VR多模态教学体系的构建
通过对构建多模态教学的理论性研究,结合VR多模态教学设计框架,采用VR全程融合式教学,构建了高职VR大学英语多模态教学体系,真正提升英语教学效果。
1.多模态教学体系的内容。根据VR多模态教学设计框架,我们设计了VR多模态教学体系。这个流程包括线下学习(即课堂学习)和线上学习(即课外自主学习)。线下学习里,顶层为VR教育技术在语言教学中的三大优势;中间层为使用VR课件的环节;底层为与教师相关的教学活动。
流程线下学习各教学环节的具体教学任务和目的如下:
(1)话题情景:利用VR课件体验话语发生的环境、话语实施的人物、话语的交际主题。(2)自然语言体验:利用VR课件体验与环境、人物身份、话题相适应的话语形式,话语交际方法,如主题展开,态度表达,协商与建议,接续与转移,话语障碍处置等等,从而体验话题交际时的脚本式自然语言。(3)教师指导语境理解:学习和习得话语交际和短文篇章结构的知识和方法,特别是常用的口语和书面功能意念性的表达形式。(4)学生自主练习和诊改:理解和巩固话语交际的知识和方法。(5)学生情景自由交际:将话语交际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真实话语交际,实现对知识的理解、技能的应用。(6)教师指导下梳理应知应会:明确本段学习需要记忆储备的重点知识,明确本段训练需要熟练掌握信息处理技能。(7)获得在自然环境里同他人交际的语言知识。(8)获得跨文化交际能力和知识及交际方法。(9)巩固内化:将重点知识和信息处理技能纳入已有知识和技能体系,完成重点知识和信息处理技能的长时储备。(10)讲授词语知识和阅读技能。(11)讲授和训练写作能力。
gzslib202211212143
相关推荐
[农桂山] 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助推高职院校工作作风建设
[邓红梅] 新疆高职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的教育引导途径探析
[张春燕] 浅谈高职学生如何管理
[于杨] 高职高专课堂上的英语教学特点分析
[贾晓雪]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培养途径的思考
[曹丽娜] 新媒体条件下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探析
[宋志英 崔文艳] 关于高职院校工程测量专业实训课程的思考
[颜巳伟] 浅析高职院校课程设置现状
[陶慧敏] 关于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探讨
[刁慧媛]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贾艳梅 曹文霞 康] 高职电子信息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探究
[杨少坤] 浅谈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杜卫卫] 完全学分制下大学英语特色课程的构建研究
[周鑫蓉]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户外教学”模式探讨
[徐小菊] 浅谈高职院校大学生预备党员的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