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anji@xiaoyuanyingyu.com
摘 要:电影是传播民族文化的良好媒介。近些年,中国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电影作品,这些作品火遍全国的同时,也在国际上赢得高口碑,不少海外媒体纷纷对中国电影给予肯定。影片《我和我的父辈》从上映之日起,就因其惊人的票房增长速度和影片中展现的民族自豪感,而受到海内外媒体和网友的关注。电影《我和我的父辈》以四个时代为历史坐标,带观众带重温了四种时代精神。终极海报上亮相的十二位演员,汇成一幅代表不同时代的“家庭”群像,用恢宏场景呈现了中国文化元素,提供传播和弘扬中国文化的新表达。本文以目的论为视角,评析《我和我的父辈》的英文字幕,旨在让中国文化在新的表达中更好地传播,讲好中国故事,促进文化交流, 展现中国魅力。
关键词:目的论;《我和我的父辈》;影视;字幕
作者简介:张飞英,昆明理工大学。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人们在精神娱乐方面越来越追求高品质的东西。对于影视行业来说,观众的眼光越来越犀利,越来越独特,观众追求高质量、有思想的影视剧,人们对影视剧类型的看法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去年年国庆期间上映的电影《我和我的父辈》是前两部电影的延续,是国庆三部曲的第三部。《我和我的父辈》也在8月13日公布了备案时间、导演的通知和海报。消息一出,立刻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很多人都充满了期待。《我和我的祖国》以国家重要历史事件时间总为主要叙事线索,《我和我的家乡》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叙事,而《我和我的父辈》按照时代进行叙事。
镜头集中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家庭生活,以亲情为主,展现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爱。最让人期待的是,这部电影集结了吴京、章子怡、徐峥和沈腾,这四位都是观众很喜爱的并且有实力的演员,吴京、徐峥、沈腾也曾导演过电影,这一次四人联手,不仅担任主演,更担任导演。
二、目的论概述
目的论是20世纪70年代由德国功能主义翻译学派代表人物Hans J. Vermeer弗米尔提出,他认为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而目的是由读者的需要来决定的。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跨文化因素需要被考虑。该理论提出三个基本的原则: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目的原则是三个基本原则中的指导原则,翻译过程的目的应得到优先考虑,因此,译者应该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决定采用相应的翻译策略。连贯原则指出,译者应该努力消除源语言和译入语之间的差异,让译文足够流畅,让目的语读者能够理解。在目的论中,忠实性强调译者、目标语读者和原文作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要求译者同时对读者和作者负责。
目的论最主要的原则是目的原则,目的论认为,任何一种翻译行为都是有其目的的,译者必须根据译文的预期目的来决定所要采用的翻译策略和方法。《我和我的父辈》采用不同翻译策略,以符合目标读者的语言习惯。翻译前分析文本特征有利于翻译的下一步进行,目的论不仅强调原文本分析的重要性,而且更加突出原文的翻译目的和译文在目的语语境中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我和我的父辈》属于信息类文本,旨在向目标读者传递信息。电影字幕中含有较多中国文化元素的词,信息类文本的翻译使用直白的语言和明晰化的技巧,贴近目标语读者习惯。
由于电影字幕的语言与目标读者语言在文化、思维上存在差异,想要让目标读者真正理解台词含义,直译是无法达到向目的语靠拢的目的的。电影采用了归化的翻译策略,使译文更加贴近目的语读者,并对译文读者产生同样效果 。
三、《我和我的父辈》影视概述
《我和我的父辈》是由吴京、章子怡、徐峥、沈腾联合执导的剧情片,该片是继2019年《我和我的祖国》、2020年《我和我的家乡》后,"国庆三部曲"的第三部作品,该片于2021年9月30日在中国大陆上映 。该片由《乘风》《诗》《鸭先知》《少年行》四个单元组成,以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和新时代为历史坐标, 通过“家与国”的视角描写几代父辈的奋斗经历,讲述中国人的血脉相连和精神传承,再现中国人努力拼搏的时代记忆。电影中吴京扮演的团长心怀岳飞的精忠报国之志,但他却不想儿子做岳云,所以他不希望儿子以身犯险,不希望儿子作战太勇敢激进,甚至说要死也要死在自己后面,否则他没脸去见自己死去的媳妇。可是为了掩护老乡撤退,他选择了牺牲自己的儿子,让儿子暴露位置,从而吸引敌人掩护乡亲,,忠孝之间,终难两全。父亲用大爱割舍的小我,最后痛击敌军的复仇,更加是父亲对儿子的歉疚。《少年行》单元喜剧感十足,整个故事几乎每一秒都让人不禁莞尔,沈腾自己出演一个人工智能的仿真机器人,在明知道自己的仿真外壳怕水的情况下涉水救人,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那种牺牲奉献的精神,尤其是面对下一代的孩子,哪怕牺牲自己,也要抢救孩子。在幽默的喜剧中,同样给人以感动。《诗》讲述了为祖国两弹一星事业默默奉献的那群人的故事,为了保守机密,他们对至亲都不能说真话。《鸭先知》讲述的是一个外号叫做“鸭先知”的父亲,拍出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条电视广告,展现的是一个小市民的高瞻远瞩,但本质上是讴歌炎黄子孙敢为人先的精神和不屈不挠坚持到底的品质。
四、《我和我的父辈》台词分析
语言信息功能的核心是外部情况,即一个话题的全部信息,或者說言语之外的现实情况。信息型文本可以涉及任何知识领域,如工、农、商、教育、科技、经济等方面,其形式往往非常标准化。信息型文本的核心是内容的“真实性”(Authenticity), 作者的语言是次要的。在翻译时应遵循“真实性第一”的原则。译者在语言应用上可以不以原作为标准,而以目标语读者的语言层次为标准,力求通顺易懂。
(一)口语性
《我和我的父辈》中很多台词是口语化的,极具真实性和生活感,因为这部电影以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和新时代为历史坐标, 通过“家与国”的视角描写几代父辈的奋斗经历,讲述中国人的血脉相连和精神传承,再现中国人努力拼搏的时代记忆 。有很多表达是孩子和父辈之间的交流,语言从演员嘴里说出来,作为观众,在看图像的同时,也在理解台词,观众更加容易接受和明白轻松幽默,自然流畅的台词,更具有真实性和生活感。由于电影和电视作品的语言集中体现为台词语言,因此影视作品所运用的语言在总体表现形式上来看为口语。
202206062217
相关推荐
[郭译阳] 新博物馆学视角下的博物馆社区文化服务
[付涛 邢敬文 马红] 西方管理学视角下高校延长学制学生的教育和管理
[郎启训] 从《第一大总统》主题曲看主旋律电影音乐意识形态之嬗
[刘利华] 多维视角下的兔子形象
[魏龙吉] 低碳旅游视角下酒店管理体系研究
[王瑀 蒲姝] 真实性视角下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开发与文化失忆的解决策
[周雪] 模因论视角下网络语言中的仿拟修辞管窥
[赵曙亚] 国际化视角下英语专业文学教学改革分析
[李瑾] 以“载体”视角探析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提高问题
[李锴] 父权化的“经济家长制”:非农化农村家庭中夫妻关系转
[唐源] 论现代实验电影的叙事特征
[吕侠 刘英波] 后殖民电影《印度支那》中的文化身份认同问题探究
[朱琳] 电影《草房子》的独特表达
[章妍] 形式图式视角下英语写作教学的实证性研究
[朱芸,赵苍丽] 课外活动视角下财经院校大学生职业发展研究